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神舟”收藏熱不僅顯示了廣大民眾對我國航天事業的支持與關注,也顯示了重大事件相關紀念品開發與收藏的空間。對于許多生產廠家而言,“神舟”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商機。而對于消費者尤其是收藏者來說,并非每樣貼上了“神舟”標簽的紀念品都值得收藏。事實上,市場中出現的各類“神舟”紀念品的品質良莠不齊,想要收藏,那還得有所選擇。
比如,與一般廠家的產品相比,具有權威部門背景的藏品更值得收藏。如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航天”紀念幣、國家郵政局推出的“神舟”紀念郵品、某省電信公司發行的“神舟”卡冊等,這些紀念品在設計工藝、制作水準等方面都十分講究。再加上發行部門的權威性,因而更具收藏價值。
另外,名人簽字、限量發行的紀念品要比其他紀念品更顯珍貴。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和奧運跨欄冠軍劉翔簽名的《〈解放日報“神六”紀念特刊〉紀念封》,由《解放日報》和上海集郵總公司限量發行100枚,像這樣既由權威部門發行,又有名人簽名的紀念品就十分難得。
相比之下,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含金量”不高的收藏紀念品。例如一些不知名的企業也紛紛希望搭載“神六”撈上一票,推出了一些優劣不等的產品。此外,還有企業謊稱其產品曾搭載“神舟”上天,但經核實純屬子虛烏有。
藏界權威人士認為,對于前者,收藏者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判斷那些收藏紀念品是否物有所值,一定要剔除商家夸大其詞的水分,別受“增值”、“珍寶”一類字眼兒的誘惑。對于謊稱“上天”的產品,還是不碰為妙。
(方曉)
來源:大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