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 湖南新聞網
由國家博物館制作的“神六”金條近日開始發行,并將采取訂購的方式發售!吧窳苯饤l采用的原材料是AU99.99千足金,計劃發行一千套,每套售價3.2萬元,單價為160元每克,比全國黃金均價148元每克要高12元,也比其他類別的紀念金條比如狗年金條高14元。
正像10萬元“金月餅”新鮮出爐時一樣,人們最為關心的是“誰才有這口頭!?同理,“神六”金條還在還在生產線上熱身,疑問就來了:誰的博古架上才擺得起如此昂貴的紀念品?一種疑問如果總是被重復,難免有點膩歪,有點俗?墒枪娨搽y免要納悶,是誰反反復復逼著公眾這么膩歪這么俗?
總耗資9個億的“神六”,把中國的實力、魄力和感召力帶上太空,錢花得痛快、花得值。如此盛事,向社會公開發行一套相應的紀念制品,恰好因應了國人的熱盼和祈愿。但是現在金條化的紀念品一出爐,分水嶺當下立現:“神六”紀念口中理應含有的榮耀擁躉,不再屬于全體人民,只屬于一千套金條的持有者;普通人因填不起那么貴的訂單,只好眼睜睜看著一小撥人拿去拜他們的“神”。
在“金月餅”個案的調查中,受訪人直言不諱地指明:購買這些天價月餅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給了關系單位和要害部門的“關鍵人”。一句話:生來就帶有高檔禮品身份的“金月餅”,只是為了身份與之相對應的權力持有者專享;氐健吧窳苯饤l上來,買主當中不排除由個人埋單的個把紀念品收藏愛好者,但是如此奢侈的收藏,一般人怎承受得起?一千套金條的最終流向,與“金月餅”一樣,還是要歸入權力持有者的帳戶。于是,由商家、買家、收家齊力編織的腐敗鏈再度形成,而這種機制性腐敗鏈的源頭,正是國字號的發行機構。
誠然,博物館發行“神六”金條,初衷并不是為權力尋租和社會化的腐敗提供便利,但事實的結果,恰恰不幸成真。由果及因推衍上去,就不能不叩問發行機構的“好意”和“無辜”。事實上,對“神六”這樣宏大事件的紀念,理所應當是全體公民的權利所在,發行與公眾購買承受力對等的紀念幣章和紀念品,沒什么不可以;即使作利益計算,投資回報一個3000萬,對于公眾合力而言也僅是區區小數!又何必讓“神六”紀念品獨唱陽春白雪,成為助長社會化腐敗的奢侈品呢?
歸根到底,發行機構、承制商和買家都在遵循權力尋租機制下的潛規則,打著堂皇名號暗行獻媚之實,公眾耳濡目染此類“掛羊頭賣狗肉”的個案多了,怎么能不膩歪、不反感?盡管已經把老生常談嘮叨得俗不可耐,我還是愿意貢獻一點建議:立法機構應盡快制定奢侈品稅法,與國際接軌;同時紀檢監察部門也應對不同領域、部門和機構發行的高檔禮品、紀念品的去向作好備案,像履踐個人財產申報制度那樣,剎住腐敗風氣,約束大大小小的權力之“神”,還民主法制以威信,還節約型社會以清流。(邱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