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幣什么時候能到啊?”遼銀錢幣經銷公司陳華葳經理面對老顧客的詢問,常感到頭疼。年初發行的奧運金條剛賣斷貨,又傳出消息,中國金幣總公司調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計劃,原定的四組調整為三組,第一組發行時間預計推遲到2006年。
今年,隨著國際黃金價格和國內股市的大幅波動,金銀幣受到熱捧,2008年奧運的題材更為人重視。陳華葳說,年初沒敢進太多,只進10公斤奧運金條,沒想到很快就賣光了,只好從別的經銷處借調貨源。“光我們一家,普金的奧運金條20公斤,彩金更多,賣了50公斤。”彩金金條遼寧共分到70公斤貨源,銷售一空。普金銷量沒這么大,也是“有價無市”了。
奧運金條僅有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中鈔國鼎兩家發行,發貨量受到嚴格控制。奧運金幣更是受到中國人民銀行年度項目發行計劃控制,專門進行了5年規劃和10年規劃。據了解,奧運金條主要去向有三種,禮品、團購和個人收藏,其他貴金屬紀念幣銷售去向也大多如此,在個人收藏中,銀行和經銷系統的內部消化也占相當大比重。
在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今年貴金屬幣發行計劃中,有8個項目47個品種,而為收藏、投資者看好的奧運品種沒列入計劃。
貴金屬紀念幣作為新興的投資種類,在北京、上海及南方沿海發達城市,越來越受到投資和收藏者的喜歡,但在遼寧,還處于起步階段。據我省金銀幣主要經銷商遼銀錢幣公司估算,純粹個人進行收藏和投資的,目前約有1萬人,主要聚集在沈陽和大連。
“別小看金銀幣上的面值,可能它的價格是面值的幾倍甚至幾十幾百倍,沒面值它就值不了這么多錢了。”在遼銀公司的柜臺里,銷售人員常對顧客這么解釋。
陳華葳說,有了面值,就說明是列入國家貨幣計劃中的,可以流通,是法定貨幣,這增加了它的莊重,也注定它的發行量是受國家控制的。金幣的發行,少則幾百枚,多的一般也僅有幾萬枚。“沒有面值,那叫紀念章,一般來說升值空間不會很大。”
據了解,我國目前對貴金屬紀念幣僅有中國金幣總公司可以立項,今年壓縮了近14%的發行量,這對紀念幣來說,在收藏之外,更增加了投資的意義。
不過,對于遼沈地區目前尚不活躍的金銀幣市場,也有人認為是好現象。“藏品升值,需要一個沉淀的過程。”沈河區一位收藏者對記者說,他收藏金銀幣五六年了,一枚也沒賣過,不是不想掙錢,而是收藏品隨著時間的消逝,才更顯示出寶貴,這是收藏的真正意義,也是投資的基礎。“如果所有的東西都在不停地流通,你想增值的空間還會有多大?”
來源:時代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