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在上海展覽館隆重開幕。人頭攢動的觀眾爭相購買虎年1盎司彩色銀幣,這是中國第一枚生肖彩色銀幣。自此之后,以生肖彩色銀幣為長期定型產品的我國彩色金銀幣相繼發行,幾乎占據了中國金銀幣市場的半壁江山,受到了集幣愛好者的極大歡迎。此后相繼陸續發行的彩色紀念幣項目有:“吉慶有余”、“富貴有余”、“萬象更新”、“中國京劇藝術”、“簪化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紅樓夢”、“韓熙載夜宴圖”等等。這些彩色金銀幣都是由我國提供設計彩圖,委托歐洲瑞士HUGUENIN+KRAMER MEDAILLEURS、PAMP、VALCAMBA SA等廠家鑄造印制的,制作質量達到了目前世界的較高水平。
在新世紀來臨的2001年伊始,首套由我國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自行鑄造印制的“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已經正式發行面世。這套彩色金銀紀念幣有金幣“盤古開天地”,銀幣“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八仙過海”等4枚組成,正面圖案為瓊臺樓閣主景、國名、年號。在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點的基礎上,采用了國內較為先進的錢幣浮雕彩色印刷工藝,浮雕的主體感與協調鮮麗的色彩組合,較好地表現了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的內容。這項彩色錢幣鑄造工藝,填補了我國彩色金銀紀念幣的生產空白。
彩色紀念幣是我國錢幣發行史上最新的品種,也是當前世界錢幣的新寵。所謂彩色紀念幣,主要在錢幣的背面圖案上局部或全部采用彩色工藝,并以國家或政府的名義正式發行的紀念幣。極個別的國家也采用雙面彩色。相對傳統的浮雕工藝紀念幣而言彩色紀念幣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他不可能取代傳統工藝紀念幣,只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縱觀中國和世界錢幣史,結合當前的現狀,可以說,經典的錢幣藝術還是傳統的浮雕、鏡面及圓形規格,這是錢幣的主流產品。彩色紀念幣只是一個新的重要門類。從保值功能來看,彩色紀念幣與傳統紀念幣相似,主要取決于題材、鑄印質量和發行數量這三個主要因素。
縱觀這幾年來中國彩色金銀幣的鑄造印制效果,有許多方面值得總結,這對今后提高我國彩色金銀紀念幣鑄造印制質量有莫大的幫助。大體上可從彩色圖稿設計特點、印制生產要素、特種工藝的使用等3個方面來敘述。
一、彩色圖稿設計特點
彩色金銀紀念幣的鑄造印制,可分為鏡面底工藝和噴砂底工藝兩種效果,而其中鏡面底工藝和噴砂底工藝又可各自分為金幣效果和銀幣效果。
1、鏡面底工藝金幣的圖稿彩色設計
因為金幣已有固定的暖調色相,因此色彩運用以暖色為宜,至少大部分應為暖色調。冷色調只起點綴作用為好,冷色為主反差較強烈,色彩感覺不穩定。由于鏡面特點,底面泛深黑色,因此圖稿造型與底面交接部位邊緣慎用深色,以免造成某些觀看角度圖案造型融入底面而不完整。色彩的明度應稍大些,色相飽和度要高。
2、噴砂底工藝金幣的圖稿彩色設計
相對鏡面底工藝金幣而言,噴砂底工藝金幣的色彩寬容度要大得多。但噴砂底工藝同鏡面底工藝相比也有其固定的暖色相位,因此也應以暖色調為宜,可輔以稍多灰冷色調。不同的是,可以較為寬松的使用邊緣深色,這是因為噴砂底工藝各種角度觀看的底面效果均為漫反射,較為一致的緣故。
3、鏡面底工藝銀幣的圖稿彩色設計
銀幣因為泛銀白色,偏色較小為中性,色彩使用的寬容性較大,可使用暖色調,也可使用冷色調。但是圖稿造型邊緣與底面交接部位還慎用深色調,此特點與鏡面底工藝金幣相同。
4、噴砂底工藝銀幣的圖稿彩色設計
此工藝銀幣的色彩競寬度最大。基本上可以使用任何色調。也可隨意設置深色調。這是因為噴砂銀幣底面色向偏差較小,銀白又極易于其它色彩協調。
金銀紀念幣色彩設計的共同特點,就是同類色的深淺節奏運用,適當地運用深色局部點綴,可避免平圖呆板的卡通色彩效果。
二、印刷生產要素
彩色金銀紀念幣的印制在普通紙張印制的基礎上又有其特殊技術和要求。首先是印刷設備特殊,是采用移印印刷機逐枚套色印刷,為鑄后印刷。其它還有諸如底色的運用、網目線數的確定、浮雕高度的把握、印刷輪廓與浮雕造型的完全重疊、油墨的特性等,現分述如下:
1、底色的運用
彩色金銀幣的印刷,底色運用很重要。
其一,底色油墨可解決色墨的附著力,因為底色油墨與幣面的結合是有機物與無機物的結合,有其特殊的配方,對幣面與色墨的連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介質作用。只有底色油墨牢牢地附著幣的表面,色墨才能依次層層印刷。而色墨與底墨的結合是有機質的相互融合,一般來講就顯得較為容易。
底色油墨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附著力較強的白色。白色底墨的運用,可襯托色墨色彩艷麗真實,避免金屬的底部反光。
2、網目線數的確定
幣油墨印刷與紙張印刷完全不同,印刷制版的網線不是越精細越好,有一定的限制。通常印刷網目線數在130-150之間為宜,可根據圖案的內容與造型的精細程度來最終確定印刷網目線數。
3、浮雕高度的把握
在浮雕上印刷錢幣彩色圖案,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但目前一般的浮雕處理較為簡單,都是粗線條的。就好比土豆包在麻袋里,有一種不精細的造型突現在表面。而首套“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則采用了真正完全精細的浮雕來進行彩色印刷,這對浮雕起伏高度和彩色印刷技術都是難點。他要求浮雕主體不能采用按真實形象比例壓縮的手法,而是要采用均勻高點的浮雕造型手法,只有這樣,才能較為完美地表現彩色立體造型效果,避免可能產生的印刷斷線。
4、印刷輪廓與浮雕造型的重疊
彩色錢幣印刷的彩色印圖有時往往會與底面輪廓不一致,甚至完全對不上。產生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印刷出片尺寸有誤;其二,膠片變形;其三,浮雕太夸張使橡皮印頭印紋收縮;其四,印頭橡膠老化,需及時更換。印制畫面越大,規格尺寸的誤差也越大。
5、油墨的特性
普通紙張印刷是通過油墨的氧化干燥和紙張微子對色墨的附吸來進行的。而錢幣彩色印刷則采用油墨自身干燥來實現,因此,對室溫有一定的要求,氣溫不宜太低。因錢幣金屬對油墨不吸收,自然風干速度較慢,通常采用紅外技術促其干燥膜化,也有在油墨中加入光敏物質,利用其對紫外線的敏感特征,促進油墨的干燥。
三、特種印刷工藝的使用
中國當代金銀紀念幣從歷史的長河來看只有短短的22年,而彩色金銀幣的歷史更短,僅5年的歷史。自2001年始,中國彩色金銀紀念幣將逐步立足于國內市場,目前,沈陽造幣廠、上海造幣廠相繼引進了國外專用彩色移印設備,因此,認真積極地探討彩色金銀紀念幣的鑄造印刷技術,這是十分有益的。
從現有的彩色金銀紀念幣樣幣效果來看,特殊印刷技術的引用還遠遠不夠。許多國外彩色金銀紀念幣已經應用的技術,我們尚未采用和掌握。在這方面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目前可考慮采用的金銀紀念幣特種印刷工藝有如下幾種:
1、無色熒光油墨的應用,可以增加幣面的防偽效果,在特定的光譜下可呈現特定范圍的色相。
2、有色同相熒光油墨和有色異向熒光油墨的印刷應用,可增強幣面的表現力。
3、微縮文字的印刷。
4、金墨、銀墨的印刷,金、銀墨是特殊的具有金屬光澤的油墨,它具有調和色彩,豐富畫面表現力,使畫面高貴華麗等視覺效果。但是金、銀墨的印刷特性極難掌握,它的物理指標、技術特性都有待認真研究開發。
5、印刷隱形技術的研究。
6、全息激光燙印技術的應用等。
以上僅是對彩色金銀紀念幣的初步認識,提出來僅供大家參考。當前彩色紀念幣的發展由于工藝技術的不斷創新而日新月異,手段也多種多樣,由傳統的彩色印刷發展到彩色鍍膜、全息激光彩印等,只要市場有要求,彩色紀念幣必將更進一步從工藝技術上得以提高。期望中國的彩色金銀紀念幣能以更高的藝術質量享譽世界。
來源: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