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5盎司及以上的大規格金幣基本維持漲勢。部分品種的價格和兩年前比較已經有翻倍的利潤。部分新品的上漲幅度也大的驚人。如去年新發行的鄧小平5盎司金幣,最低價格32500元,目前已經到達了40500元的價格。目前大規格系列金幣已經成為一個比較穩健的投資板塊。
一、金幣背景市場
1、發行的歷史
中國貴金屬幣種的發行,說起來是頗經歷了一番坎坷的。由于歷史和經濟的原因,新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的發行早期,主要是在國外發行。因此,新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1979年至1996年的市場發展史,基本上是由國外的錢幣經銷者書寫的。90年代中期,由于國內經濟社會進入了較高的發展階段,從1996年開始,國內收藏愛好者,開始逐步認識和了解金銀紀念幣的收藏投資價值。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的國內市場開始萌芽并得到發展。但在1995年夏季至1997年3月底,金銀幣市場經歷了一段盲目的、非理性的市場投機過程。從1997年底到我國開始發行彩色金銀幣的時候,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吸取了失敗的教訓,國內金銀幣市場由此開始走入正軌,在發行政策的支持配合下,金銀幣市場會進入越來越繁榮的局面。
2、分類
目前國內金銀幣市場主要為彩金系列、彩銀系列、本金系列、本銀系列以及其他貴稀金屬幣種所形成的市場多元化的格局
3、市場
國內金銀紀念幣市場的興起嚴格的說是從1998年初發行彩色金銀幣算起,實際上,如果系統研究我國近20多年郵幣卡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市場發展規律,在近7年的國內金銀幣市場中得到濃縮和精煉,近7年國內金銀幣市場的發展實際上吸收和借鑒了郵票市場從1980年至1996年的所有成功的經驗和理念,雖然不可避免的也走了一些彎路,但目前國內金銀幣市場中,新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的整體價格體系是十分清晰和有序的,就是量少的大規格精品品種市價要高于一般小規格大眾品種的市價,且比價關系在近2年中得到了很好的修復與調整,現在的比價關系是比較合理的。其中,由以發行量在10枚至500枚之間的珍稀品種最為行家們所看好。
二、關于大規格金幣
1、定義
對于大規格金幣,它是整個板塊群群中最重要的一塊,主要指發行量在10-500之間,含金量5盎司-10公斤之間的諸多品種,目前大致有10枚、15枚、20枚、25枚、68枚、99枚、100、500枚的品種50余個。
在目前的國內金銀幣整體社會經濟市場環境條件下,對這個板塊的認識,近年已受到很多有能力的收藏家的積極關注和參與。這個板塊中的一些優秀品種,由于我國金銀紀念幣發行體制的原因,在20世紀90年代發行的許多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點的大規格紀念金幣和超大規格紀念金幣絕大部分流落在海外,而國內收藏家群體近幾年正不懈的努力使這些發行量在10枚至500枚之間的珍稀品種回流至國內收藏家手中。國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收藏這個板塊的群體和專營這些品種的商家群體。這個板塊的社會影響力,將會逐漸顯現并影響和改變國內金銀紀念幣市場整體的發展進程節奏。這個板塊的迅速挖掘和發展的過程,將會帶動國內金銀紀念幣市場中其他品種跟進式的發展。
事實上,這部分是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發行史上的精中之精,優中之優。中國金銀紀念幣市場發展歷史,如果沒有這部分,將是殘缺和不完整的。
2、題材及特點
自1979年第一套金幣發行以來,大規格金幣廣泛出現在各種題材的金幣中,主要有生肖系列、藝術文化題材、重大政治事件題材、古典文學題材、熊貓題材等。
生肖品種,在我國發行的紀念金幣中,1988年至1999年,發行了五盎司圓形黃金生肖紀念幣系列和十二盎司圓形黃金生肖紀念幣系列。在這兩套大規格黃金生肖紀念幣中,由于大多數選擇圖案是我國現代名畫家之代表作,因此,這兩套大規格生肖紀念金幣,在發行之初,就受到了海外高層次金幣收藏者和投資者的關注。而從1992年以后的《猴》、《雞》、《狗》、《豬》、《鼠》、《牛》、《虎》、《兔》這八個品種,在五盎司和十二盎司各系列的數量中,發行數量均只有99枚,其中的金猴,猶如首套發行的猴年生肖郵票一般,已經大幅上漲到發行價的近5倍。因此,成為國內收藏家和海外收藏家十分看重的品種。1999年以后,國內在北京、上海、浙江、湖北、蘭州、廣東等地,均有金銀紀念幣收藏家在積極參與這兩大規格系列的收藏,在國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除了始終被收藏者看好的生肖系列以外,藝術文化系列,文化名人系列,古典文學系列等也是一大熱點。據資料上記載,99枚大規格幣一共發行了25個品種(不含熊貓金幣),除了生肖8個品種外,其他就是三國演義2個品種(桃園三結義,官渡之戰),麒麟2個品種(94,95版),女媧補天,太極圖,炎帝,孫中山,馬可波羅,齊白石,徐悲鴻,鄭成功,臺灣光復,臺灣風光,孔雀,古代航海船,嬰戲圖各1個品種,這些數據很明顯的顯示了盤子是多輕,市場上升潛力是多大!
另外,在諸多大規格金幣中,獨樹一幟的方型特種生肖幣和5盎司西游記彩金幣《大鬧天宮》尤其獲得青睞,前一個因為其獨特的造型和118枚的發行量為收藏者所看好,而5盎司的西游記彩金幣因為是第一枚彩色大規格金幣更受到收藏者的追捧。
3、市場分析
近幾年來,國內金銀幣愛好者人數迅速增加,收藏群體逐漸擴大,收藏層次明顯提高,收藏理念越來越注重錢幣文化的題材價值,設計與制作的藝術價值,發行數量稀少的珍稀價值,收藏規格也從大眾普及型的1/10、1/4、1/2、1盎司向5盎司、12盎司、1公斤等大規格和超大規格的高端珍品方向發展,這說明我國近幾年金銀幣市場整體方向是健康、穩定、有序、向前、向上發展的,也是之所以引起國內金銀幣愛好者、專業收藏家和國內外金銀幣商家高度關注的市場現實。
拿最近的2003年3月初形成的國內金銀幣市場小高潮來說,當時彩金《貴妃醉酒》市價上沖至1999年9月初開盤價的10倍,而更為市場所關注的是,以5盎司、12盎司1992年至1999年發行的99枚生肖紀念金幣為熱點,同時1995年至2004年發行的1公斤梅花型生肖紀念金幣以其15枚的珍稀發行量成為國內金銀幣市場的搶手熱門品種,其中5盎司生肖紀念金幣從1992年至1999年的99枚板塊中,《猴》、《雞》、《狗》、《豬》、《鼠》、《牛》、《虎》、《兔》從2.8萬元至5.5萬元上漲到5萬元至12萬元左右,同期12盎司生肖紀念金幣也從4.5萬元至8萬元上漲到10萬元至20萬元,1公斤梅花型生肖金幣也從17萬元至25萬元上漲到28萬至38萬之間,同時還帶動了5盎司系列中《三國演義》一組紀念金幣《桃園三結義》從4萬元左右上漲至9萬元左右,《齊白石》5盎司金幣《大利圖》從3萬元左右上漲至5.5萬元左右,發行量只有68枚的1公斤《大唐鎮庫》金幣從11萬元左右上漲至近20萬,所有這些都說明了大規格金幣在國內金銀幣市場所擁有的大規模發展空間,良好的投資效益和回報率。這種市場現象應該引起國內廣大金銀幣愛好者的高度重視,并認真分析研究這種市場現象背后所蘊涵的收藏理念、投資理念、價值理念等方面的變化。
此外,挖掘五盎司以上的大規格品種,有利與打破人們對金銀紀念幣市價恐高的心理障礙。當五盎司99枚發行量的生肖品種成為市場影響力較大的品種后,這些品種的市價價格定位,都應在五至八萬元,甚至十萬元以上。那么,12盎司規格、20盎司規格、1公斤規格、5公斤規格、10公斤規格、發行量在10枚至100枚左右的這些新中國金幣的“現代文物”,將會被國內金銀紀念幣收藏家所寵愛。
我們需要強調一點就是當彩金系列、彩銀系列、本金系列自2003年三月份開始出現回調以來,只有5盎司以上規格的金幣頂住下跌狂風,且價格呈現穩步上漲勢態。這說明在材質價值的上漲,數量稀缺,設計藝術價值被挖掘的過程中,這些品種的藝術收藏價值被國內外金銀幣愛好者所認同和接受,這是大規格金幣的參與者對金銀紀念幣綜合價值理解的成熟表現。
事實上大規格本金上漲只是一種現代文物新的價值發現和挖掘,是隨著市場的整體走高和收藏家的寵愛而穩步上升的,也是比價效應的必然結果,因為大規格的金幣壓制了小規格本金和彩金的價位,本金中的5盎司金幣精品必須漲到10--15萬,才能為小規格彩金和本金打開空間,促進小規格彩金和本金的上漲,推動國內金銀幣市場的快速成長。這也是為什么大規格金幣在諸多板塊中起到龍頭作用的原因了。
來源:51集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