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將停止使用半個世紀的第一套人民幣集全實屬鳳毛麟角
新版人民幣的面世帶動了舊版人民幣的收藏浪潮,而第一套人民幣也成為了收藏者手中的精品。
9月4日,北京市錢幣協會常務理事劉文和向人們介紹了第一套人民幣藏品。第一套人民幣共出現了12種面值和62種版別,是五套人民幣中圖案最豐富的,其印制技術也分石印、膠印和凸印等七種。
第一套人民幣價值攀升
由于是建國后第一套人民幣,紀念意義非凡,現在流傳在市面上的也非常稀少,收藏和投資價值不斷攀升。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于1949年,鈔票面額不同,發行時間也不盡相同。1955年5月,流通了7年的第一套人民幣在全國正式停止使用。
收藏界人士介紹,我國目前還沒有發行過與第一套人民幣有關的紀念藏品,也沒有一個全套的樣品供參考。后經央行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共同努力,終于找全了第一套人民幣的所有票樣,本月15日將在北京首發第一套人民幣純銀微縮珍藏冊,限量發售8000套,預計發售價超萬元。
“絕品四珍”估價近百萬
第一套人民幣停止使用時間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能將之集全者實屬鳳毛麟角。
在第一套人民幣62個品種中,能擠入“貴族”圈的共有12枚,其中“壹萬圓”的“牧馬圖”、“伍仟圓”的“蒙古包”、“伍佰圓”的“瞻德城”和“壹萬圓”“駱駝隊”為收藏難度達到五星級以上的瓶頸品種,因此被業內人士譽為“絕品四珍”,估計全套價格將接近百萬。
由于不少是珍品,其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受到知名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別青睞。其中,1951年5月17日發行的“壹萬圓”牧馬圖案幣(有蒙文),在1997年一次文物拍賣會上,出價高達5萬元。
全新票幣收藏品相最好
業內人士分析,建國初期第一套人民幣有其獨特身價,其中的珍藏精品價值還會走高,將來開出天價都是不足為奇的。在2005年“紅太陽迎春拍賣會———郵幣卡專場”上,兩枚連號的“伍仟圓”“牧羊圖”最終以12萬元落槌。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有投資收藏價值的老版人民幣,收藏者最關心的是藏品的品相,都喜歡收藏盡可能全新的票幣,并以專冊精心珍藏,因此越是品相好的幣種,收藏價值越高,而收集到全套的票樣往往會出現天價。
來源:沈陽今報 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