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幣投資網
全世界有史以來開采的黃金總量為14萬噸,約相當于3個50米標準游泳池的大小。目前探明剩余黃金儲量為7萬噸,按每年開采2500噸的速度計算,25年后黃金將被開采殆盡。因為其稀有性,黃金在歷史上一直作為硬通貨流通,如今仍是重要的保值和支付手段。
黃金價格的波動往往與經濟景氣度、股市走勢、黃金的供給量等反向運動。“9·11”事件以后,全球經濟衰退進一步加劇,股市不斷下滑,黃金作為資產保值手段備受人們青睞,金價隨即攀升。
黃金價格有時也會發生大幅波動的現象。戰爭、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匯率的急劇變化,惡性通貨膨脹等都會導致黃金價格短期內加速上漲。如原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國際局勢異常嚴峻。黃金成為當時人們心目中最重要的保值手段。人們紛紛搶購黃金,導致國際金價從年初的每盎司450美元漲至最高每盎司850美元。
投資金幣,也稱其普制金幣(國際通用英文名稱為Gold Bullion Coin)是世界黃金非貨幣化以后黃金在貨幣領域存在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專門用于黃金投資的法定貨幣,其主要特點是發行機構在金價的基礎上加較低升水溢價發行,以易于投資和收售。
早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金本位"的做法在歷經一個多世紀后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而面臨取消。"金本位"的取消將意味著各國中央銀行不再定期大量吸納新開采的黃金,或控制國際黃金價格。于是很多國家紛紛取消對個人擁有黃金的諸多限制,允許人們任意購買金條或金幣,普制金幣應運而生。
而我國普制金幣的發行自1982年才始見足跡,熊貓普制金幣的發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歡迎和喜愛,其發行一直是廣大人民關心的問題,2001年熊貓普制金幣(國內版)的發售工作改革的一年,儲如公開批露國內經銷商和統一全國售價等,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地關注。
在黃金交易市場體系發達的國家,投資性金幣是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的重要投資工具,買賣投資性金幣非常方便和簡單。中國人民銀行從1982年開始發行熊貓金幣,第一年發行的四款熊貓金幣沒有設置面值,四款幣分別為1盎司、1/2盎司、1/4盎司和1/10盎司。從1983年開始,熊貓金幣增加了1/20盎司的品種并且還在每枚幣上標明面值,有了面值,國家法定貨幣的特征更加明顯。除了2001年和2002年外,其他年份的熊貓金幣圖案均不同,為了更好地展現熊貓活潑頑皮的天性和黑白兩色,我國技術專家利用黃金的折射和反射出現的光面和暗面產生的白與黑效果,發明了凹刻折光法,后來又采用鼓體反面噴沙技術,再現大熊貓的黑白兩色且使其更具立體感。多姿多彩的各種熊貓圖案,將中國國寶熊貓的形象生動地再現于金幣之上。由于熊貓金幣設計匠心獨運、鑄造工藝先進、規格大小兼有、選題嚴謹出奇、圖案精美絕倫、鑄工精湛華美,使得熊貓金幣雖然是投資性的普制金幣,卻也吸引了收藏者的眼光。熊貓金幣自從1982年首發以來,在國內外屢獲大獎,決不是偶然的。
黃金投資不妨從熊貓普制幣開始。
[img]http://www.shgci.com/newsite/UploadFiles/200582394148734.gif[/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