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收藏在大多數人看來也許還是一個新名詞,但“北京奧運特許商品”的熱銷說明,奧運收藏熱潮會一浪高過一浪。
奧運特許商品熱銷
為期3周的奧林匹克文化節日前在北京圓滿落幕。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文化節期間,北京2008年奧運會特許商品零售點開進了奧運文化廣場,銷售包括帽子、背包、腰包、紀念章、T恤衫等幾大類近300個款式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特許商品。
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奧運收藏文化的獨特魅力。
8月8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三周年之際,北京奧組委又推出了一系列新款奧運特許產品。其中引人注目的有倒計時三周年系列、奧運知識推廣——奧運會比賽項目系列和“頤和園風光”徽章套裝。這些特許商品剛一問世,就受到了“買家”的熱捧。
記者從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獲悉,目前,奧運特許商品有休閑服飾、徽章、工藝品、文具、貴金屬制品、絲綢等500多種商品,其中既有北京奧運金等適于投資和收藏的高端產品,又有幾元錢的日用方巾、圓珠筆等。據了解,在北京奧組委目前推出的產品中,金屬紀念章、民族工藝品、貴金屬紀念章3大類商品最受歡迎。從這些品種不難看出收藏者的身影。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北京奧運的一天天臨近,奧運收藏的升溫速度和市場潛力很有可能超出人們的預料。
徽章也能換飯吃
在希臘雅典奧運村里,記者了解到,參賽運動員追逐的是獎牌,而更多的其他人追逐的則是一枚枚各具特色的徽章。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徽章都是中國制造的。除徽章外,還有雨傘、書包、眼鏡、杯子等物品,以及圓領衫、鞋帽等服飾,再到紀念幣和郵票等收藏品,幾乎都有中國企業涉足。這些商品一旦掛上奧運標記,“身價”隨即翻了好幾倍。
在奧運會期間,一枚小小的徽章究竟能有多大的魅力?擁有一枚令人羨慕的徽章究竟能給你帶來多少便利與驚喜?從一位資深的徽章收藏者高文茂先生的口中,我們聽到很多聞所未聞的事情。
徽章還可以當飯吃?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奧運會期間并不稀奇。據高先生透露,悉尼奧運會期間,一枚金銀雙色的悉尼歌劇院徽章在當地十分搶手。當他別著這枚徽章到飯店就餐時,店長的眼睛自始至終都盯著這枚徽章。最后,按捺不住誘惑的店長不僅將他的午餐免費,還專門捧著一盤新做的龍蝦與兩瓶啤酒來換取他的徽章。
奧運掀起收藏熱
據介紹,凡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地區或城市,都已形成獨特的奧運收藏文化,國際收藏界已將所有關于奧運會紀念品的收藏活動命名為“奧林匹克收藏”,并由此產生了3大成熟系列,即奧林匹克集郵、奧林匹克紀念幣和奧林匹克紀念品收藏。國際上歷來十分重視奧林匹克收藏,國際奧委會還專門成立了奧林匹克收藏委員會,每年舉辦國際奧林匹克收藏品展覽,促進包括奧運會紀念章在內的各種奧林匹克紀念品的集藏和交流,傳播奧林匹克文化。
北京一位徽章收藏者許德順,已經收齊了目前面世的北京奧運會徽章,而且每種都買了幾枚到幾十枚不等。因為歷屆奧運會徽章都是可以互相交換的,自己收藏一枚,剩下的就用于交換。據了解,像許德順這樣的藏友并不在少數,僅和他一起玩徽章的人就有20多位。王府井奧運特許商品零售店的負責人介紹說,剛開店的時候,因為來買徽章的人太多了,店里只好專門設了一柜臺進行銷售,當時人們都排到商店大門以外了。現在的銷售雖沒有當初那么火爆,但是不少顧客因為要收藏奧運徽章,就留下了電話等聯系方式,一旦有新款徽章上市,商店就會通知這些人來購買。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些人最初購買徽章可能就為留個紀念,隨著他們購買章的數量不斷增多,這些人也逐漸開始搞收藏。由于消費者從無意識購買到有意識收藏的轉變,使得收藏奧運特許商品的這部分人不斷增多。
其實奧運徽章熱銷,只是奧運會眾多收藏品熱銷的一個縮影。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奧運收藏者,這個群體絕對是數以萬計,他們是推廣奧運文化的重要力量。與一般紀念、饋贈需求不同的是,收藏者往往需求量大,要求品位也更高,這一市場的潛力可能會超乎想像。希望有關機構能夠更多地考慮這一市場的培育,盡量滿足收藏者的需求。北京奧運會不僅要成為成功的一屆奧運會,奧運特許商品同樣也應該是最好的收藏品。
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