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金幣網消息,為促進國內貴金屬紀念幣市場的健康發展,規范經銷商銷售行為,保障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中國金幣總公司決定實施公布金銀幣證書號段的“陽光工程”。一、自“陳云誕辰100周年金銀紀念幣”項目開始,由中國金幣總公司在中國金幣網向社會公布所有國內經銷商名單、地址、聯系電話;公布中國金幣總公司直銷業務部分(北京新文時代金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銷)鑒定證書號碼段。二、從“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金銀紀念幣”項目開始,公布所有經銷單位分配量的證書號段。“陽光工程”會動了特約的奶酪嗎?您如何評價“陽光工程”?
========================
[color=#DC143C]6月13日:中國金幣總公司啟動“陽光工程”[/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zgzjqtyjm說:
陽光工程的目的在于: 切實做好金銀幣的禮品,終端收藏沉淀消耗. 擴大金銀幣的需求.
但愿金幣公司各特約商等銷售部門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多開發當地市場,多擴大金銀幣的禮品需求,擴大金銀幣的需求量.
金銀幣首先要努力做到精品,使幣品更加精美,然后通過適度從緊的發行量和較為低廉的價格向全國各地分散,沉淀,禮品收藏.
然后是通過一定的運作,供求決定一切.
========================
zgzjqtyjm說:
但愿金銀幣分配額到哪里,就在哪里徹底禮品沉淀,消耗.充分發揮各地的銷售商作用,爭取在當地多多開拓金銀幣的需求量禮品沉淀,消耗,再到二級市場來購買.
========================
zgzjqtyjm說:
總感覺到得向大銅章學習點什么!?
陳云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章
材質:紫銅上色
發行量:500枚
制作單位:上海造幣廠
========================
zgzjqtyjm說:
[img]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561316114115275.jpg[/img]
========================
zgzjqtyjm說:
[img]http://www.ccbczpx.com/newclub/UploadFile/2005-6/20056146432792408.jpg[/img]
========================
晨芳居士說:
偉人已逝風范永存 陳云故居紀念館添新展品(圖)
[img]http://photocdn.sohu.com/20050607/Img225848817.jpg[/img]
上海市民來到陳云同志故居參觀學習。
6月13日,是陳云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為了緬懷這位在國內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尊敬、愛戴的革命家、政治家,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新整理陳云同志的革命業績,征集他使用過的實物及有關文史資料,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他光輝、偉大的一生。
幾經修葺的故居
位于上海青浦練塘鎮下塘街95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這里原是陳云舅父母的家,陳云從小過繼給他們當養子,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這座民居現在成了陳云故居紀念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民居臨街靠河,總面積為95平方米。臨街處先后用作裁縫鋪和小酒店;后面兩層小樓,樓上為舅父母所居,樓下是陳云住過的房間。房間里的床、小皮凳、煤油燈等,都是他曾經用過的原物。1959年,故居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于次年進行整修。
陳云生前十分關心家鄉人民,他多次來信:“不要把故居空關著,空關是極大的浪費,可以讓給困難的居民住或作為街道辦事處。”1982年故居成了街道辦事處和鎮工業公司辦公室。1984年又一次修繕,1990年以故居為中心建造了“青浦革命歷史陳列館”。2000年再次“修葺如故”的陳云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現在開放的故居樓上是簡易展室,陳列陳云曾用過的茶壺、靠椅、油燈等物品,反映陳云在練塘生活以及組建青浦黨組織、領導小蒸和楓涇農民暴動的照片、影印件等。樓下新增了陳云舅父母以及他姐姐等親屬的照片。
鮮為人知的史料
在“陳云生平業績”的展館中,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史料。在第一代中央領導人中,陳云是唯一一位見過魯迅的人。1927年10月,陳云在上海任中央特科書記期間,受黨組織派遣,在一個雨夜把瞿秋白夫婦從魯迅家中轉移到其它地方。
這次與魯迅的會面給陳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他寫了《一個深晚》一文,稱贊“魯迅是愛護我們黨,愛護我們革命戰士的中國共產黨的最好朋友”。
很少有人知道陳云參加過長征,也不知道是陳云最早向世界宣傳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實情。1934年10月,陳云跟隨中央紅軍一起長征。在遵義會議上,他積極支持毛澤東的主張,會后又到各軍團干部會議上傳達遵義會議的精神。展館里,有一份陳云留下的傳達提綱手稿,是迄今為止關于遵義會議最完整的文字材料。1935年9月,他到莫斯科向共產國際介紹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最新情況,撰寫了《隨軍西行見聞錄》,比斯諾寫的《西行漫記》早一年多。文中說:“我們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1985年1月,《紅旗》雜志為了紀念遵義會議召開50周年,發表了《見聞錄》全文,并指出《見聞錄》的作者“廉臣”即陳云。展柜中陳列了《隨軍西行見聞錄》在國內外流傳的幾種版本。
在延安,陳云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如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共產黨員的“六大”標準,后來作為整風文件發至全黨。
近日征集到的新文物
為了紀念陳云誕辰百年,故居紀念館再次向全國征集陳云遺物,陳列的3張收據就是今年1月征集到的,從中可以感受到這位老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一張是黨費收據。1995年4月10日上午,久病臥床的陳云突然問秘書,當月的黨費交了沒有。秘書回答:“沒有”。在他的催促下,當即交了黨費。誰知下午2時許,陳云就與世長辭了。收據一直藏在秘書的臺板下,今年交給了故居紀念館。還有兩張收據是夫人于若木捐贈的。1959年陳云生病,于若木陪同他到杭州療養了5個月,單位照舊給于若木發了工資。陳云認為不妥,于若木照顧他是私事,不能拿工資,于是把2000多元工資退還了單位。另一張收據是1982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稿,稿費為5000元,他全部作為黨費上交了。
陳云一生鐘愛評彈藝術。今年,他家屬把他生前喜愛的兩把琵琶也捐獻給了紀念館。1969年至1971年,陳云在江西化工石油機械廠蹲點。離開后,容器車間就把他與工人一起參加班組學習時用過的桌、凳、工具箱,封存在一個車庫里,今年初捐給了故居紀念館。在這些用鐵皮打成的破舊用具中,可以折射出老人走過的風風雨雨。此外,還有陳云在江西使用過的藤椅和穿過的中山裝等。
來源:搜狐上海 >> 新聞地帶 >> 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