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著作權屬作者、《金幣資訊》及“中國集幣在線”,如需引用,請務必署名,并注明摘自《金幣資訊》報及“中國集幣在線”的字樣!謝謝!
作者:鶴舞泉海
有市場就應該有吆喝聲,本是正常的事。但就目前的貴金屬紀念幣市場而言,不能再這樣下去,任其聲聲投資、嫌錢、黑馬不絕于耳的的聲音延續下去,必須要有一種良好的氛圍,需要濃厚的文化氛圍來相伴,這樣才能促進這個市場的健康發展,才能不致于將怡情、益知、研究、揣摩為主,投資為輔的主輔關系本末倒置。
市場的文化氛圍如何營造,竅以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眼:
一、輿論宣傳放首位。要借助《中國金幣網》、《中國集幣在線》、《金幣資訊》(即將改為《錢幣》)等強勢煤體的有力出擊,突出弘揚中華文明,傳播貨幣文化,普及錢幣知識,架設溝通橋梁的宣傳宗旨,要從幣美學、金屬工藝學、造幣技術學、貨幣學、理財學等專業學術領域著手,堅持通俗易懂,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加快書籍雜志的編寫工作,從普及性的資料入手,采取講座、征文、學術交流、錢幣展覽、一幣一文連載等宣傳方法,大力普及錢幣文化及知識,努力提高集藏者的鑒賞水平和投資興趣,狀大貴金屬紀念幣集藏的社會群體。
二、政策制度落到位。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確保精品、推陳出新”的十六字方針不動搖。要在題材的挖掘開發方面多下功夫,防止盲目無序的計劃出臺,防止格調不高、庸俗化的作品出現,從源頭就把好文化品味這一關(比如能否發行一套名家書法藝術鑒賞系列紀念幣);要改革當前的發售體制,遵守市場游戲規則,禁止惡意欺詐,切實保護集藏群體的切身利益;要根據市場情況,適度緩和一下市場供求關系,寧精勿濫,寧少勿多,這樣,既能保證現有市場資金的平穩有效周轉,又能避免市場熱點的快速轉移,有利于集藏者對藏品有充足的學習研究時間,從而提高集藏者的錢幣文化素養,集藏者的文化素養提高了,反過來又能引導市場者及未進市場者,對穩定市場、穩定集藏隊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市場人士找準位。共同維護這一新興的稚嫩的市場,每位市場人士及集藏愛好者都有責任。我們要懂得離開真正集藏群體的市場是無根的市場,是空殼的市場,是沒有活力的市場,不要夢想發橫財,想發橫財者必墮于不義之術(—培根),所以,我們要打擊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的市場害群之馬,要杜絕“傳花擊鼓”式的戲人把戲,要把集藏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穩定價格,消除跳水。在這里,我們要感謝誠信守法的市場主力和經營者,你們是市場穩定的砥柱,是盤石,是你們的堅持、努力,才有今天市場的發展狀大。但主力及經營者也要從挖掘深層次的錢幣文化、內涵出發,發揮你們接觸品種多、范圍廣、資料全、信息捷的優勢,多撰寫一些專業的學術交流文章,真正發揮主力作用,引領市場文化氛圍、投資氛圍,吸引更多的參與群體參與到市場中來,增添市場新鮮活力。
市場的成熟,非一日之功。只要我們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產品銷售、錢幣文化傳播、市場發展三者相互促進,當前的困難也只是暫時的一道坎。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較高的起點,較穩的平臺,較為豐富的經驗,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它呢?
雪融化了是什么?雪融化了是春天。將此一句獨特而極富詩意和想象力的回答,預示貴金屬紀念幣的市場未來,不好嗎?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6-13 16:04:23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