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說價格問題是收藏者最不看中的東西了,何以又要有你說的:能以一個合理的,而收藏者自己又能接受的價格?那就是說還是看中價格的了,你的話,前后矛盾了!!!”
我要說的是:真正的收藏者一般都不會去計較價格問題,只要他認為值得的話!就像前一陣子有人在網上高價求一期《金幣資訊》報紙,只因為他需要!就像我的一位朋友,每年必買生肖幣,不問價格。今年就以1800元的高價買了兩套生肖雞,也不知道他打哪兒買的,但當我告訴他市場價時,他也沒有一絲的悔恨,只認為他買到了自己想要到東西。就像布衣老師所說的那樣,金銀幣在市場上怎么倒都沒有,只有當它最終到了收藏者手里,它才實現了利潤。你們現在要金銀幣漲,漲到最后,還不是要有收藏者認同它的價值,最后高價買下它。所以我說,現在說什么保護收藏者權益,都是空話,真正的收藏者是最不計較價格的。
"而在目前這樣一種情況下,推出一個全面保護少數群體的政策",既然,你認為他代表的是金銀幣體制的改進與完善,怎么就是保護少數群體的政策呢?前面你也說"據眾多泉友的說法..."但是它的出現真的能如"眾人所說的..."既然是"眾多泉友","眾人所說..."怎么又變成了少數人了?
當時對封建社會來說,資本主義也是先進制度啊!為什么中國不實行,而要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凡事都要因地制宜的!在現在這種“僧少粥多”的情況下,要貿然的全面實行預定證制度只會促使市場更快的萎縮!
而我所說的“眾多泉友”及“眾人所說……”,那完全就是市場上的這股預定證風潮所導致的,但我對此表示不屑,就因為有太多盲目跟風的人在哪一直叫好,才使得上頭的政策都被蒙上了一層灰,認為他們一推出這樣的舉措,就應該舉國叫好似的,而完全的沒有從現在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
"如果收藏隊伍并沒有如眾人所預期的那樣得到有效擴大的話,金銀幣市場迎來的又將會是什么呢?" "分析為什么市場上會對推出金銀幣預定證這一制度呼聲這么高的原因"
“此兩段頭尾的銜接沒有因果關系.”
“金銀幣市場迎來的又將會是什么呢?”嘿嘿!這句話我本來就沒準備回答,因為在之前我已經闡明過了!若兄要說我銜接的不好的話,也是實情,小弟自認才疏學淺,只是說了自己想說的話,沒想到會惹來如此大的爭議,在此先謝過吧!
“你的判斷出現了基本錯誤,現在不是特約貨源多,而是收藏投資群體小,大家所共憤的,并不是特約貨源多的問題,而是,市場好時,收藏投資者買不到平價幣,而被個別特權階層,批量倒向市場,利潤被個別人裝進了腰包,肥了個別人毀了市場,傷害了大家,傷害了收藏投資者,這才是大家共憤的.”
我知道大家共憤的是個別腐敗分子,利用職權擾亂市場。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也不是我們這種小市民可以左右得了的。所以我只能就市場上心理不平衡的心理談這個問題,看看現在市場上有多少人在等著看特約以后的日子,但他們都沒有“唇亡齒寒”的感覺嗎?這些銷售體制絕對是一環扣一環的,只有環環都順暢了,才可能一起走向輝煌啊!
“還是那句話:"如果您或朋友或你知道的幣商缺少貨源,可到京滬兩地購買,也可通過"集幣在線"來購買."注:很多品種低于零售指導價,有些品種甚至接近黃金價,以后即使不搞預定證,從很多經銷處,你也買不到這么便宜的價.既然各地經銷商,將批量貨源倒向京滬兩地市場,那么這個龐大的銷售體系,也就沒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要進行改造,實行會員制預定,建立大直銷體系,發展當地市場,以發揮龐大銷售體系的作用,而不是象你所說的"崩潰瓦解".”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每一個地方,金銀幣不是只有特約在經銷的,或許特約是在倒貨,但這也只是部分一些不負責任的特約們。我們這些地方上的金銀幣經銷商們可真真正正是在經營著當地的金銀幣市場啊!以我們當地來說,特約一家,金銀幣經銷商十五家。你可以因為對一家特約不滿,就認為其他的也是一樣嗎?哪好!我可以告訴你,如果要靠直銷體系來發展當地市場的話,哪就是有無數個釘子在等著你來碰,哪些金銀幣們就等著躺在柜臺上睡大覺好了!這一點從中行代銷“鄭和下西洋金銀紀念幣”的成效就可以看出來:乏人問津!而我們這些經銷商們卻要到處活動,到處營銷,最后從市場上進貨給客戶。我可以說,若缺少我們這些專業的金銀幣營銷人員的話,金銀幣必將滯銷!
“誠然,金銀幣禮品消費是買盤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收藏與投資同樣是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好了,金銀幣知名度高了,用金銀幣送禮的人會更多,反之,所謂的每年的旺季禮品行情,也會越來越不旺.”
做好金銀幣的宣傳工作,提高金銀幣的知名度,是當前最重大的工作了,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但我個人更看好的還是禮品市場,而不是收藏投資市場。 "若真如現在所言的大部分貨源都用于直銷的話,二級市場幣商拿不到貨,更別說我們這些各地的非特約經銷商了,就算拿到的也是高價貨源,這對我們開發當地市場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更別說是能與當地的特約們競爭了。從這種觀點來看,實行預定證的間接結果還是保護了特約們的利益,我們這些金銀幣的從業人員只能改行了"
“也就是說,二級市場的幣商,和你們這些各地的非特約經銷商,能從金幣公司拿到貨了?說明直銷損害了你們的利益了?你們究竟屬于多數人還是少數人?從我知道的情況來看,二級市場的幣商,是沒有資格拿到一手貨源的.”
或許我們是屬于少數人群,但我們卻真正在經營著這個市場!直銷是損害了我們的利益,但我并沒有說直銷不好,直銷對散戶,對收藏者,對投資者都是利好,但對整個金銀幣市場的發展就沒有起到一個根本性的作用,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東西。小范圍實施,或是分步驟的進行,我一點意見也沒有。但是冒然的全面實施,就會給這個市場帶來很大的危害性!
"所以筆者認為在現階段上實行預定證制度的話,并不能很好的體現這一制度的優越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導致金銀幣市場的快速萎縮。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實行了預定證制度,也只能作為小范圍的試點,滿足現有的收藏愛好者的需求即可,而后隨著收藏隊伍的擴大再逐步擴大。因為如果不首先解決如何擴大收藏者隊伍這一問題的話,盲目的推行新制度,只會給市場帶來更大的傷害。"
“由于你所分析的基礎錯誤,所引用的論據矛盾,自然也不會有正確的結果了!”
我只是說了我要說的話,我并不反對實行直銷體制,但我希望的是‘作為小范圍的試點,滿足現有的收藏愛好者的需求即可,而后隨著收藏隊伍的擴大再逐步擴大’,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今晚看了曦雨大哥的話,和我的想法有不謀而合的地方,特引用如下(呵呵!曦雨大哥是才子,說的話自然比我這外行說的話要中聽多了):
直銷中心何時掛牌,一直是廣大金銀幣愛好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好在單總公開表示6月初一定建立。但是否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滿足廣大集藏愛好者需要,更是本次整改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記得在5。17座談會上,單總經理曾親口承諾80%用來搞直銷,以致在場各位代表一致拍手稱快,但回去后曦雨認為,考慮到目前市場的狀況,考慮到集藏愛好者現實的承接能力,一下子將80%的貨源投放到民間恐怕會有得不償失的副作用,所以經過再三思索,以及征詢很多資深人士的經驗,最后覺得更應該有條不紊的逐步進行,我們建議:應該從下一個發售品種《陳云》開始,通過直銷中心向集藏愛好者首先供應總量的19。1%,、23。6%、38。2%、50%、61。8%。。。以致更多。這些數據都是非常科學,而且有實際效用的。
為什么掛牌后首次配額的最低限度要定在19。1%?我們通過換算得出,從目前各網站每日點擊率、每月在線總人數(ip地址不重復)、京、滬兩大民間交易市場從業者、每日到盧工、馬甸市場購買金銀幣或瀏覽金銀幣者、經常到72家經銷處的個體愛好者、企業團購者,周邊地區金銀幣收藏者、禮品消費者共約計50000人左右。而目前一般金幣的發行量都在6000~10000枚。當然讓這50000人同時關注或買入同一個品種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們“老套的”將其除以10,也就是10個人里有1個是感興趣的,那么也就是5000人,但介于目前市場實際情況而言,這5000人也不一定就都是買一套收藏的投資者,那么我們再按照科學的黃金分割來計算,不算大數0。618而用另一邊0。382來計算那就是1910人。
也許這種算法并不能代表就是完全的科學,但眾多人關注的金銀幣,其中縮減到普通金銀幣收藏者的最低值是1910人,那這個數字就已經是非常保守了,面對6000~10000發行量的金幣,先拿出19。1%,也就是總量的1100~2000枚用來滿足最基本的收藏大眾,然后再逐步按照實際情況放開,我想這應該一點也不為過。但最低值20%左右的基準供應量,是絕對不能少的,不然恐怕重蹈覆轍的惡果還會以不同形式的方式重演。
今晚應酬較遲歸來,但上網看了看,還是覺得有話要說,現在實在是很困了,就請大家原諒我的胡言亂語吧!有什么不盡之處,還請明日再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