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明罡(中國集幣在線首席評論員)
本稿著作權屬作者、《金幣資訊》編輯部和“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如需引用,請務必署名并著名摘自《金幣資訊》及“中國集幣在線!謝謝!
金銀幣銷售的市場指導價以往常常被視作金銀幣價格的“鐵底”,因為在一般投資者看來,這是管理層所認可的價格,具有一定的保險系數,這種情況與以往郵政出臺的調價表有些相似。雖然市場指導價在近幾年金銀幣市場的發展中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支撐和參照作用,但是,隨著金銀幣市場化運作的不斷深入,市場指導價與市場實際價格相去甚遠的情況就屢屢出現,以至于市場指導價在現實投資中越來越缺乏應有的作用。而最近,中國金幣總公司在一系列金銀幣的發行中開始注意到了市場指導價偏離實際的問題,從《人大》、《鄧小平》乃至近期將發行的《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金銀幣的市場指導價來看,出現了逐步下調的跡象,這一變化從表面上來看,似乎與市場運行并沒有太大的管理,但實質上卻是意義深遠之舉:
一、有助于平抑市場的“泡沫”成分
通過近幾年的市場實踐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市場指導價雖然與金銀幣的實際運行狀況似乎并沒有太大的聯系,但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價格托底的作用,由于前面所說的許多投資者往往將市場指導價作為衡量一個金銀幣品種價格的重要標準,因此在實際運作中特別是在金銀幣的初期價格定位中,市場指導價往往就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參考有時是會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的,金幣總公司制訂的市場指導價只是其根據自己的角度所設置的標尺,而市場運作中的情況則復雜得多,往往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需求量的多寡等等,而這些是在制訂市場指導價時所無法完全考慮到的。因此,在很多時候,市場指導價都訂得過高,相應地也使金銀幣的面市價格中蘊涵了“泡沫”成分,而在此基礎上對金銀幣真實價格的審視就難免出現偏頗,而在實際運行中,依靠這樣的價格作為參照無疑會使價格中的“泡沫”成分越來越濃重。因此,金幣總公司近期逐漸下調市場指導價無疑是對市場現狀有了較為深刻的基礎上所作出的重要決定,一方面表明管理層對市場高度重視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另一方面也說明管理層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市場指導價虛高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力圖通過更為貼近市場實際的指導價來平抑金銀幣投資中的“泡沫”成分,讓市場有一個健康發展的好基礎和好環境。
二、顯示出管理層對市場的扶持態度
大家可以注意到,近期這一系列市場指導價格的下調是在金幣總公司與市場方面多次溝通的情況下推出的,也適應了市場方面的呼聲,雖然這并不是市場方面所希望的全部,但市場指導價的下調不能不說是管理層重視市場聲音、積極扶持市場的一種跡象,因為金幣總公司肯定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意識到了市場指導價脫離實際以及其目前對金銀幣價格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的現實,從保護市場、保護金銀幣收藏與投資長期發展的角度出發,果斷地采取可行的措施來改善運行環境。雖然市場指導價的下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能左右金銀幣市場價格的波動,下調后的市場指導價也未必就能與金銀幣市場真實價格完全合拍,但這一舉措的意義和所表現出的對市場的扶持態度卻遠遠超出了舉措本身,它能讓廣大金銀幣投資者從中看到管理層鼓勵金銀幣投資、扶持金銀幣投資的強烈愿望和積極作為,這一點是投資市場所最為看重的。
三、可能是政策面繼續改善的一個信號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此次《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金銀幣的發行品種是比較少的,只有6000枚金幣和60000枚銀幣,對于這樣一個比較有賣點的題材,這樣的發行規模顯然是小的,可以說是延續了金幣總公司的“精品”戰略,這對提升金銀幣的收藏、投資價值,促使金銀幣價格的回升和市場的回暖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而與此同時,市場指導價格的下調又同步進行,這使得這些金銀幣得以從一開始就能以一種比較“平民化”的面目出現,以一種低姿態來迎接市場的運作與檢驗,這對于這些金銀幣品種的充分運行和價值體現應該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從這些細微但又對市場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的變化不斷出現這一情況來看,針對市場現狀,加大改善力度恐怕是管理層目前重點考慮的問題,有了這樣一種鋪墊,政策面繼續發生向好變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可以說,金銀幣投資可能又會迎來一次政策面的“春天”。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4-16 12:05:42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