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偶爾收藏
今晚談一下“結構性轉變”這個話題
2003年9月11日是一個分水嶺般的日子,那天我在上海盧工。我見證了“彩金龍事件”。
若干年后,我也許會把當日盧工的緊張、是非、混亂、迷茫,寫出來。
現在還不是時候。
但是現在可以說說我的判斷:結構性調整從那個時候開始了。
這是一次全方位的調整。
管理層交替了
市場活躍資金開始換血
熱門不熱,冷門不冷
投機、投資、收藏開始角色轉換
...............
一切還在進行之中
管理層的交替也許是一個偶然的巧合。
這種巧合對市場的影響卻是必然的。
炙熱的金銀幣市場慢慢的冷卻,
搶奪新品銷售份額,到現在變成少人問津的“套牢指導價”
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還未止步
這個結構性調整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
代價的支付者不僅僅是廣大的個體愛好者
中心呢?
特約呢?
一級半的馬仔呢?
尋租者和繳租者突然面對荒蕪的田地
下一個豐收在何處?
市場活躍資金開始換血是第二個結構性調整。
猴年的春天,郵票市場突然風起云涌。
某一個周日,我在盧工,猴大版超過了04貓。不論是材質、發行量、權威度,理性的投資者都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確實發生了。
群情激昂的炒郵者和冷寂的金銀幣攤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市場存量活躍資金全面拋棄金銀幣投機品種
市場是沒有對錯的,對于市場我們只能敬畏(許小年語)
就在那時,我強烈的感受到“金銀幣去郵票化”發生了
這是兩種不同屬性的投資品種
必然需要兩類不同的投資群體
新的金銀幣市場活躍資金在那里?
熱門不熱,冷門不冷
各大網站繼續著固有的思維
彩金幣在他們眼里是風向標
龍頭、大旗等等仿佛是市場的溫度計
然而購買力是衡量冷熱的標準
市場一直存在著購買行為
只不過很多很多的購買行為被忽略了
就如同三天前51jb突然說:1/2盎司龍門金幣盧工缺貨
這只是一個個例。
經過漫長的2年調整,如果有現場照片保留,會發現:
很多2003年幣商攤位上常見的金銀幣,突然消失了---而這些金幣的價格并沒有下跌,有的漲幅明顯
投機、投資、收藏開始角色轉換
金銀幣的投機一直會存在
金銀幣的投資行為需要鼓勵
金銀幣的收藏,我說的是純收藏-------一種純粹的消費行為,在漸漸增多。
下面說說結構調整中的金銀幣投資
在現在這個市場現狀里,說收藏這個話題,已經沒啥意義。
因為大把便宜的、精美的、極具收藏價值的金銀幣等待著你去收藏
收藏者的選擇余地實在太大了
根本不用我贅言,喜歡什么買就是了
而投機,似乎“溫度”不夠,目前直接面臨的就是兌現性難題。
就比如說今天kg足球4320元,但是實際幣商接受價呢?
所以短期高頻率的投機行為,在目前是不合適的。
頻繁的進出,虧損概率大于盈利。
所以,我想談金銀幣的中期投資行為
如果要給出確切的時間定義,那么:大概2年
其他投資工具2年的一般回報是多少〉?
因為安全性、盈利性總是相關的,所以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平均每年回報15%,應該是較好的投資行為了。
2年增值30%,若有這么一個心理底線,那么考慮金銀幣投資就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