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著作權屬作者、《金幣資訊》編輯部和“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如需引用,請務必署名,并注目摘自《金幣資訊》和“中國集幣在線”!謝謝合作!
作者:江南客
2005金銀幣市場最大新聞,就是新品《德國世界杯足球賽》市價高臺大幅跳水。期貨價時,彩金(1/4盎司)彩銀(1盎司)套幣曾一度高居在2600元以上,而到本周,彩金單枚已經下落至1510元,彩銀單枚也走低到230元,1公斤彩銀幣只勉強在3850元附近浮動。而這3款品種的批發價,分別為1300元、170元和3700元,零售指導價為1500元、240元和4500元。也就是說,其中1/4盎司彩金、1盎司彩銀,已基本與零售指導價成功對接,而1公斤彩銀,甚至還遠遠低于零售指導價。
《德國世界杯足球賽》市價高臺跳水,不僅破壞市場常規的價格體系,也導致市場對立雙方的意見更為極端。其中憤憤然者,認為“各分支機構、特約對新品的惡性拋壓,致使市場整體價格非理性下跌,參與者利益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不平等剝削”,甚至組成請愿團,北上中國金幣總公司,就相關問題與之理論;而歡呼雀躍者,也呼出了“堅決支持特約打壓高價真正為集幣愛好者所想的行為”的口號。喜也罷,悲也罷,有一點可以肯定,金銀幣舊有格局,將發生革命性裂變。一個全新的市場秩序,將會從這裂變中新生。
前期金銀幣市場的特點,就是新品上市始終呈高開低走態勢。以《麥積山》為例:去年9月初5盎司金幣開盤,市價為36000元,1/2盎司金幣2800元,2盎司銀幣也達到400元。而其開盤價,也是歷史最高價。之后半年,3款金銀幣始終弱勢向下,到3月下旬,分別落至29500元、2450元和365元,且成交寥寥,十分清淡。“麥積山”金銀幣選題有特色,設計有新意,制作有突破,為什么得不到集藏者的認可?重要原因,就是開盤定位非理性化,過度侵占了二級市場的揚升空間,導致參與者敬而遠之。“麥積山”高開低走雖是個例,但舉一反三,金銀幣新品價格虛高,已經嚴重制約了金銀幣市場的發展,已經到了非破不可的地步!
始終有一個疑惑,作為金銀幣愛好者,究竟應該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價格得到金銀幣新品?是不是要介入金銀幣,就必須經過二級市場?是不是“原始價”非要經過二級市場的一次盤剝?更高層次上,由于發售方與集藏得之間缺少面對面的溝通,雙方之間的距離感也就大大增加。而這一切,從宏觀角度,都不利于金銀幣市場健康的長遠的發展。近期中國金幣總公司提出構建直銷、分銷、代銷有機結合的營銷管理體制,應該是改變舊有格局的重要一步,而零售指導價的提出,也是向金銀幣價格虛高果斷出手的鋒利一刀。
其實“零售指導價”也是一種虛高,1盎司彩銀批發價170元,零售指導價240元,之間利潤高達41.11%,憑什么?繼續深想,“批發價”還是一種虛高,業內人士估算,1盎司彩銀本身材質,按7.50美元計,折合人民幣(8.276)為62元,包裝費、設計費、生產費大概為60元,兩者相加,為122元。往外批發價170元,凈利潤為58元,利潤率更高達47.54%。而從成本價至零售指導價,之間價差為118元,利潤率為96.72%,基本是翻了一個跟頭。這難道是一個合理的因素?
《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高臺跳水,對于金銀幣市場,不亞于一場大地震。參與各方利益不同,對此自然也有不同的反應。但不管怎么說,抑制金銀幣新品價格高開,讓利于普通的集藏者,肯定是擴大金銀幣集藏隊伍的重大步驟,也是金銀幣市場有序化理智化的良好開端。長痛不如短痛,與其任金銀幣新品市價由高至低慢慢陰跌,不如一屁股沉到底,然后再站起來,一步步往上行。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3-25 22:41:26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