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話題是“幣市呼喚3.15”。1983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聯盟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金銀幣同屬于商品,廣大收藏和投資者就是消費者,如果我們在消費過程中遇到不公正的現象,完全可以向消協反映。歡迎大家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
[color=#DC143C]3月15日:幣市呼喚3.15[/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yhc說:
我有百枚寶黛讀書,其中不少顏色擴散,不知該找誰解決問題?十多萬元投入結局歁憂,誰能救我?
晨芳居士說:
yhc兄好!制做工藝確實需要改進了
高高興興說:
怎么擴散了?這個事情怎么辦?有誰來負責?
老牛說:
寶黛讀書也有這樣的情況?我知道京劇一組彩銀、生肖的彩銀兔等有品相問題。
========================
yhc說:
我有幾十個1/10盎司敦煌石窟金幣出廠時間不長就生銹,如此劣質商品該找誰?
老牛說:
不說不知道,長知識了。看來金銀幣存在的質量問題并不少。
========================
大腳板說:
今晚我先到了,各位晚上好
晨芳居士說:
你好,大腳板兄!今天是消費者權益日,你有什么見解?
高高興興說:
大腳板晚上好!有沒有金銀幣3.15的問題?
========================
高高興興說:
關注3.15 金銀幣市場需要3.15
========================
高高興興說:
市場下調不可怕,沒有信心才可怕(秋山無盡)
作者:秋山無盡
春季行情走到目前,我認為大家不要有什么恐慌心理,因為我感到國家政策面根本沒有出現什么利好,可是在國家政策面沒有出現利好的空間里,我們大家參與的郵市畢竟還是出現了一波象樣的行情的。以此分析,目前的市場行情不會因此而結束,只會經過短期調整以后繼續前行的。
我的理由是,因為國家政策面對郵市的支持沒有改變,因為從今年年初國家郵政當局繼續延續了2004年的發行計劃,同時還對新年的郵品發行形式進行了大膽的調整,即取消了版式二這樣的版式,這本身就給市場的上揚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理由二是今年的市場參與者更為理智和成熟,在這樣的成熟市場推動下,參與者的投資心態也必然會發生新的變化,就是參與炒新的人們逐漸減少了,很多投資者把投資的觸角伸到了老的郵品,對編年票進行了選擇,使市場走上了理智的軌道上來,如此的投資心態必將為2006年,為288年奧運的到來埋下大潮的伏筆。
理由三是目前的郵市參與者無論是莊家,無論是郵商,無論是散戶參與者,或者是集郵愛好者等這么多的主體參與者,都不再浮躁,都更加成熟。這樣對市場的良好運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理由四是喊空者少了,如此看來是參與者對2004 年以來啟動的郵市充滿了信心,對以后的郵市抱有希望。因為以后的郵市在2008年這樣長遠的空間下,畢竟會產生新的暴利神話。特別是國家發行小版張以來,眾多的郵市參與者已經把投資的大方向投向了這個新的版塊,把投資的心態調整餃嗣遣斡胝咧詼嗟撓勢分欣礎O嘈攀諧』嵫刈湃嗣竅M氖諧∽呦蜓有鈧昭菀鏤?991年、1997年高潮的再次重演。
所以,面對2005年的行情我們不要被眼前的震蕩所害怕,也不要被目前的調整所止步,相信雞年的郵市會給有信心的朋友嗎帶去新的驚喜。堅信筆者的預期會實現的,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我們也不能不相信,因為雞年的市場已經在向人們暗示著新的機遇已經到來,暗示雞年的市場不會寂寞,把握大局,選準目標,和雞年的郵市共舞,共同創造雞年郵市的繁榮,這樣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和希冀。
那么,筆者呼吁郵市的參與者要振奮精神,對郵市抱有足夠的信心,共同迎接雞年的郵市給我們最豐厚的回報。
========================
高高興興說:
央視--媒體廣場:——3.15離集郵者還有多遠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各位觀眾早上好,采集內外媒體,解讀天下報章,歡迎走進《媒體廣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天在北京閉幕,媒體報道認為這是一次團結奮進、昂揚向上、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會議。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內聚焦關注健康維權。詳細內容,一起進入。
人民日報——團結奮斗 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天在北京閉幕。人民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團結奮斗 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社論,熱烈祝賀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社論指出,這次大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必將對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兩岸關系穩定發展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產生重大影響。社論指出,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務、為“十一五”打好基礎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艱巨。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做好各項工作,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中國集郵報——3.15離集郵者還有多遠
時至今日,應該說,“3.15”這幾個特殊的數字已經成了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一個象征。但每到這一天,廣大的集郵者感到的卻是一種悲哀。為什么這么說呢?(今天的中國集郵報說,由于某些利益集團為吸引人們購買,而把精心設計的版票破版供應等等的自利行為,使集郵者近十多年來就沒有高高興興、輕輕松松的買過郵票。)“3.15”,離集郵者還有多遠。
經濟日報——和諧社會的兩會故事
隨著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閉幕,各媒體的兩會報道也進入了尾聲。(今天經濟日報的兩會特刊就很有特色。他們分別用“五位代表的五次感動、五個委員的五個心愿和五位記者的五種感受”采寫了一組和諧社會的兩會故事。)
========================
高高興興說:
中國改革報——浩蕩春意中 風正一帆懸
中國改革報記者在閉幕會現場隨機采訪了部分人大代表,大家普遍認為把今年定位為“改革年”,是政府的英明之舉。(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實在是明智的選擇。今天的中國改革報以“浩蕩春意中 風正一帆懸”為題,發表了閉幕側記。)
中國財經報——清醒與熱情
今天中國財經報的評論員文章,用“清醒與熱情”來評價溫家寶總理的中外記者招待會。(文章說,冷靜地面對成績,清醒地分析形勢,熱情地投入關愛,堅定地進行改革,是這次記者招待會最大的特色,也是本屆政府最鮮明的執政風格。)
中國電力報——出發,沿著春之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堅持和加強宏觀調控,緩解煤電油運緊張局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等內容,都與電力工作的進一步前行息息相關。(今天的中國電力報發表文章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電力行業責無旁貸。電網、發電、建設等幾類企業要加把勁,努把力,健康發展,助力和諧。)
新華每日電訊——和諧社會,減壓閥不能失靈
“兩會”雖然勝利閉幕了,但媒體上關于兩會的話題還在繼續。人們常常把民意的宣泄和表達看作是社會穩定的減壓閥。現在雖然政府了解民意、征求民意的渠道、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但不時還是會出現“腸梗阻”現象。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就對民意渠道出現的“腸梗阻”現象進行了一次會診。(新華每日電訊報道,有代表就認為,民意通道頻亮“紅燈”的癥結在于有關部門和領導面對群眾的訴求不夠重視,把關心群眾疾苦、維護群眾利益僅僅當成一種口頭上的承諾,讓好事流于形式。)
華夏時報——聽證制度亟須法律規范
聽證制度是政府聽取民意的主要渠道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國聽證制度的不完善和不規范,嚴重損害了聽證制度的嚴肅性,也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華夏時報就說,聽證制度亟須法律規范。(文章說,哪些公共事務要組織聽證?什么樣的人有資格組織聽證?聽證會應該走什么樣的程序等,現有的法律法規并不明確。)這就使聽證會有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團所利用,讓某些違背民意的行政決定披上了“民意”的外衣,獲得了虛假的正當性。所以,立法機關確實有必要制定《聽證法》,讓聽證制度走向規范。
半月談——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一旦全社會形成尊重民意、尊重表達的良性循環,民意也必將成為推動和諧社會良性發展的強大動力。(最新一期的半月談雜志發表評論文章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充滿發展活力的的社會。而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新華每日電訊——代表呼吁國家實行12年義務教育
9年義務教育是咱們國家一直推行的教育政策,但在今年兩會上,12年義務教育的概念多次被代表委員們提起。(新華每日電訊報道,雖然也有代表委員擔心實施12年義務教育會缺乏充足的生源、教師和經費,但有代表認為,實施12年義務教育制是一個教育目標,而不是教育達標,各地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逐步分片實施。)而且目前9年制義務教育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經費也有了保障等等,都為逐步推行12年義務教育提供了基本條件。
人民政協報——政協委員在行動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今年的“3.15”和“兩會”似乎存在著某種“默契”和“巧合”,首先是時間上的,昨天兩會剛剛落下帷幕,今天就迎來了3.15;再就是內容上的,今年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除了關注和諧社會、宏觀調控等大局性的問題外,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普通的百姓和消費者。(我們來看人民政協報,報紙專門策劃了題為“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政協委員在行動”的專版,“電信霸王條款”、“農村消費者權益誰來保障”、“虛假醫療廣告”、“食用農產品安全隱患”等等,)兩會上,委員們以發言、提案等形式關注了這些與消費者權益息息相關的話題。代表、委員的關注,讓我們看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希望,也是對3.15最好的預熱。
中國青年報——“兩會效應”值得深思
從今年兩會開始之初,3.15就成了報紙關注的重點。應該說在一定意義上,今年的3.15是借了兩會的春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中國青年報的文章進行了理性的思考。文章說,每年兩會,都是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關注下,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往往很快會得到回應,今年也不例外。(比如:早已怨聲載道的藥價虛高,政協委員提出提案,中央領導現場過問,主管部門立即表示年內拿出整治辦法;春運火車票漲價的老問題,兩會上被提出后,鐵道部門也很快與代表、委員積極溝通。)文章認為,提出來就有回應,兩會的確成了社情民意的傳達渠道、成了會診熱點、難點問題的難得機會,這種“兩會效應”讓我們欣喜,但我們必須看到的是,僅有兩會是不夠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拿到兩會上去討論,保護消費者權益,更多的還要靠有制度保障的長效機制。
中國青年報——工商總局官員直指《消法》諸多弊端
什么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長效機制?很簡單,那就是拿《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維權。既然有法在,為什么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還比比皆是。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劉小平日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要求,這是目前消費維權難的重要原因。(例如,《消法》起草時,醫療、教育、住房等主要是一種社會福利,而現在,這些領域已經帶有了經營性質,如何解決這些領域的消費糾紛,《消法》并沒有給出答案。)對于目前《消法》存在的諸多弊端,劉小平開出的藥方是:改!
光明日報——誰來為我們守夜
修改法律并非一日之功,在目前的制度條件下,誰來為消費者伸張正義。光明日報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誰來為我們守夜?(文章說,在一些消費者權益保障比較完善的市場體制下,很多非政府組織在消費者權益保障中所起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在我國也是如此,中消協日益到位的“守夜人”角色,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文章指出,非政府組織成為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并不等于減輕政府充當“守夜人”角色的職責。例如,中消協目前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一些壟斷行業和公共服務部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上,而這是消費者權益保障工作最難做的部分。文章認為,在這些問題上,政府職能必須轉換到位,擔當好消費者權益“守夜人”的角色。
新民晚報——3.15的娛樂元素
消費者權益的維護,要靠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扮好“守夜人”的角色,要靠法律、法規形成的長效機制,那專門成立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日”,3.15的意義在哪兒呢?新民晚報的文章說,(今年3.15,中消協將公布2004年度十大霸王合同條款、消費者十大憋屈事件,還將評出消費者關心的十大難點和十大關注點,另外,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面對3.15,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策劃、舉辦各種活動,甚至加入了一些娛樂元素。)這么做,很簡單,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但文章也很尖銳地指出,3.15,就是要讓更多的人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但不應該僅僅成為一次眼球消費,更多的我們拿出真格的。
新民周刊——“3.15”:去偽存真的成本核算
新民周刊的文章也說,像年年的春運一樣,年年的“3.15”權益保護日,大概都是我們還要反復經過的日子。但年年對制假造假的打擊,決不應該成為對消費者華而不實的儀式性保護。(在表達這種擔心的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解決方案:政府除了打擊制假造假,直接增加這類行為的選擇成本外,還要節約人們創業和創新的成本,鼓勵真的生產,也就增加了制假造假的機會成本,對假的生產才有釜底抽薪的作用。)應該說,文章的觀點很有啟發意義,3.15,我們除了“去偽”,揭露、嚴懲那些制假造假、漠視消費者權利者,也應該做好“存真”,從制度、政策層面完善我們的消費環境。這方面,我們的政府、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每一個消費者,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今晚報——三大現象成維權絆腳石
每年的3.15維權活動都會給消費者以“揚眉吐氣”的感覺。但往往一些問題在處理過后還會普遍存在。今晚報就列舉了成為維權絆腳石的三種現象。(一種是廠家在接待投訴的過程中,千方百計的“熬過”保修期,再以保修期外不退換,維修另收費等借口考驗消費者的財力和耐力;一種是商家以“質量有待鑒定”做擋箭牌來推卸責任;)還有就是消費者盲目聽信商家的片面宣傳和口頭承諾,使自己的維權行為難以獲得支持。
中國檔案報——人事檔案不能摻“假”
和假煙、假酒、假飲料等物資造假相比,人事檔案的造假更具危害性和破壞力。(中國檔案報的文章說,當前社會上流傳的“工資越來越高,年齡越來越小,文憑越來越高,資格越來越老”的順口溜,形象地反映了目前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造假問題。)文章認為,人事檔案的造假是對檔案真實性的褻瀆、對社會公平的破壞,是腐敗在人事領域里的滲透。
中國產經新聞——三類汽車質量最值得關注
對汽車這種商品來說,今年“3.15”的主題“健康 維權”就顯得特別貼切,因為每一宗汽車質量糾紛的背后都關系到一個或幾個駕乘人員的鮮血和生命。(中國產經新聞的報道就說,有三類汽車質量問題最值得關注。一種是在審美中被忽略的新車質量,一種是在低價中被忽略的庫存車質量,還有就是進口汽車的質量誰來認證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中國網友報——網絡打假:揮舞重拳不如擦亮雙眼
在最近鋪天蓋地的“3.15”維權宣傳中,警惕網絡陷阱的內容也不斷出現在媒體上。(中國網友報的文章說,雖然政府在打擊網絡犯罪上屢出重拳,但網絡詐騙行為防不勝防,一旦上當受騙,很難掌握證據。這就要求消費者盡量多掌握一些網絡安全常識,只有自己的眼睛變得雪亮了,網絡騙子才會沒有藏身之地。)“網絡打假:揮舞重拳不如擦亮雙眼。”
法制早報——保險業烽煙四起戰投訴
保險合同往往被消費者稱為“讀不懂的霸王條款”。不僅是消費者,對于中消協來說,保險投訴也是最難解決的。法制早報今天提醒說,(投保人選擇保險,一個重要原則是“買適合自己的陷種”,不要因為條款或代理人所說保障全面,就掉入陷阱;其次選定險種后不要急于簽單,可以打電話到保險公司或通過其他專業人士,對險種做進一步咨詢,盡量消除信息與賣方信息上的不對稱。)對于簽約前保險業務員只提供產品說明書,不出示保險合同、保險費率及其他相關資料的,消費者應拒絕購買。
中國企業報——保險業為投保人維權辦實事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是真的開始為消費者做些實事了。(今天的中國企業報報道,在3.15來臨的時候,國內的保險企業紛紛亮出“站在客戶角度、為客戶辦實事”的姿態,為投保人維權支了不少好招。)比如有的保險公司為了讓客戶能看懂保險合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有的公司向社會公布理賠服務承諾等。
東方早報——高正:維權路上打定主意不作秀
對于打假、維權,不光是政府部門重視,在民間也有很多人為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做著不懈的努力。(今天的東方早報報道,第一個揭開阜陽奶粉黑幕的安徽阜陽農民高正,現在已經成了上海一家公司的職業維權者。高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維權的道路上,他決不做秀。)
中國商報——假貨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傷害
在3·15來臨之際,各國都加大了打假力度。但是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假貨已經到了四處泛濫的地步。中國商報今天用了一個整版來報道假貨給世界經濟的影響。(據世界海關組織估計,假冒商品已經占到全球商品貿易的5%到7%,從計算機芯片到救命的藥品,幾乎無孔不入。假冒商品已經從小范圍內造成損害,)演變成為全球性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