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退賽的那一刻,中國心碎了。
整個鳥巢都安靜了,觀眾的表情錯愕萬分,現場主持人的語調低沉失落,這種巨大的失望情緒在中國每一個觀看奧運的人臉上傳遞。
劉翔練跨欄十年,這或許是他跑得最艱難的一槍。后腳跟的肌腱就像是安插在劉翔翅膀后的一枚毒針,刺殺著他蓬勃跳動的心。劉翔說,在自己的祖國參加奧運會,是他畢生的夢想。可惜,這個夢想碎得太快,當劉翔出現在鳥巢的紅色跑道時,看一看他緊湊的表情,一切都有了答案。
臉上沒有了自信,就不再是我們熟悉的劉翔。或許有人會對劉翔的放棄大加指責,但我想,如果跑下來被淘汰,或者是在發力過程中加重傷勢影響未來的前途,你會更希望看到哪一個?
一位專跑劉翔的記者在奧運前就和我說,幾次關鍵部位的崴腳對他傷害很大,劉翔的2008并沒有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本來要想奪冠就難度重重。據說,在昨天鳥巢的熱身中,劉翔也只跑出了12秒98的成績,按內部的預測,劉翔最多在決賽中發揮出12秒90的狀態,這個成績,顯然也難以對羅伯斯造成威脅。
既然事情已經如此,或者,劉翔用一種悲情的方式提前終止了一個可怕的懸念,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釋然。
其實在110米欄決賽開始前,人們已有擔心。這不光是來自對手羅伯斯的強勢,更主要是來自劉翔自身的壓力。在自己的國家舉辦奧運會,作為一個被當成“名族英雄”看待的頭號人物,劉翔必須跑好每一槍,就像法國隊報某記者寫得那樣:“即使中國代表團獲得金牌第一,但對那里的人來說,劉翔的奪冠永遠超過了其他所有的榮耀。”
到目前為止,中國體育代表團已經收獲35金,在金牌榜上遙遙領先,但誰都知道,劉翔這多出的一枚金牌對于整個名族代表著什么。他不是一個人在跑,橫跨欄架之時,背負的是有關黃種人的驕傲和自信。
我記得,在奧運之前,路透社曾經做過一個有關調查,問題是,誰在奧運會上最受中國民眾的關注,劉翔以接近七成的票數當選,而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姚明只獲得了9%的選票。因為姚明所在的籃球相對奪金的難度高,劉翔被寄予厚望也是情理之中。
太多的壓力,太多的期待,太多的注視——換來的,卻是太多的哀嘆和惆悵。
這個艷陽高照的午后,中國的心碎了。最值得等待的時刻提前終止,對民眾觀看奧運會的熱情,都是極大消耗。之后幾天,中國代表團的奪金點越來越少,真的不知道還應該關注什么?而在田徑 這個金牌大戶上,我們真正的突破點又還在哪里?
接受劉翔的失敗,迫不得已。只是,我們大家都需要時間。(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