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8日奧運專電(記者賈文軍 張寒)"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爭奪戰。從奧運會開始開現在,我們已經經歷了多次轉場,這次可能是最緊張的一次,"國家體育場運行團隊新聞經理張震鵬向新華社記者介紹說。
殘奧會開幕式結束后,從9月7日凌晨起,到8日早上6點半,僅僅用了31個小時的時間,鳥巢就完全"恢復"成田徑賽場,并在兩個半小時后迎來了本屆殘奧會的首場田徑比賽。
"從8月8號奧運會開幕結束后首次轉場算起,我們中間還經歷了從田徑場到足球場,從足球場到公路賽場、從公路賽場到田徑場、從田徑場到閉幕式等一系列轉場,轉場的頻繁程度和難度之高是罕見的,也創下了紀錄。"
據國家體育場工作人員透露,殘奧會開幕式后的轉場時間比原定時間要少24小時。這是因為國際殘奧委會考慮到殘疾人運動員的特殊情況,在今年年中和各方協商后,決定將田徑比賽延長兩個競賽單元(一天時間),這一改變讓原本就很緊張的轉場工作難度更大。
7日凌晨,當參加殘奧會開幕式的觀眾全部離場后,包括500多名武警官兵在內的一千多名轉場工作人員立即進入鳥巢,開始緊張的轉場清理工作。
剛才還流光溢彩的鳥巢頓時成為一個巨型的施工"工地"。探照燈照亮了整個"工地",重型吊車、大型貨車和叉車陸續駛入場地。
場地中心巨大的白玉盤舞臺環環相扣,結構非常復雜,拆卸起來很不容易。零點10分,直徑70米的白玉盤舞臺被拆下第一塊鋼板;凌晨1點,第一車貨物裝運完畢,駛出奧運中心區;凌晨3點多鐘,工作人員開始整治草坪……后半夜還下起了小雨,不過這并沒有影響鳥巢變身的進度。
鋪設草皮、清洗跑道、安裝設備……經過31個小時緊張有序的工作,到8日早上6點半,鳥巢完成了由演出舞臺到田徑賽場的大"變臉"。
此后,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田徑比賽,所有工作人員全部就位,演練頒獎程序,對設備進行最后的測試。
北京祥龍物流有限公司曾承運奧運會開幕式設備轉場和部分閉幕式設備進場,這次又參與了殘奧會開幕式道具轉場的運輸工作。該公司的魏總工程師表示,雖然此次總運輸重量比奧運會時減少了一半多,只有3000多噸,但要求完工的時間也縮短了近一半,奧運會時是58小時,殘奧會則是30多個小時。"除去跑道清洗和計時設備安裝的時間,實際留給我們工作的只有不到20個小時,緊張又驚險。不過,這就是我們的中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