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水立方的大幕終于落下帷幕,在為期9天的比賽中,共產生了141枚金牌(包括一并列金牌),美國、中國、烏克蘭分別位列金牌榜的前三位。
中國:金牌總數未超過雅典 整體實力依然強勁
在本屆殘奧會上,中國游泳隊共獲得13枚金牌、22枚銀牌和17枚銅牌,雖然在金牌總數未超過雅典的19枚,而且位列美國之后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但是在獎牌總數上依舊以52枚排名第一,這也說明中國游泳的整體實力還在,絕大部分中國運動員都在本屆殘奧會上創(chuàng)造了個人的最好成績,所以金牌不是衡量整體實力的唯一標準。
從整體表現來看,肢殘短距離項目依舊是中國的強項,13枚金牌中的9枚單項金牌(不包含接力項目的三枚)均產生于這些項目。另外,在盲人項目上,中國獲得了突破,楊博尊在參加的六個項目中獲得了一金三銀的好成績,謝青也為中國摘得一枚金牌。不過,在中長距離(200米和400米)上,雖然有8銀2銅入賬,但是與冠軍的成績差距還是比較大。在女子方面,奪牌點較少,謝青、江福英和黃敏獲得三金,同時她們三人也獲得了中國女子項目總共9枚獎牌中的6枚,雖然在本屆殘奧會上有突破,但整體實力有待加強。
從本屆殘奧會游泳比賽來看,中國游泳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國外明星運動員對中國游泳的沖擊太大。如本屆殘奧會5金得主南非選手杜托伊特,4金得主西班牙選手恩亞梅德等等,分別讓黃敏、楊博尊拿到多枚銀牌。與這些明星選手相比,中國運動員的實力還差一截,所以中國游泳隊還需要多加努力,再上一個臺階。
二是中國對國外選手的了解程度還不是很夠。從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訪談來看,中國對國外優(yōu)秀運動員的了解主要是在比賽中的相遇,而賽后互聯網、其他媒體的消息較少,了解對手實力的途徑并不是很多,從而使我們在制定戰(zhàn)術、制定目標方面出線偏差。
三是中國殘疾人游泳的訓練還處于摸索階段,并沒有成熟的一套方法用于實踐。中國隊的教練以前基本從事專業(yè)的游泳運動,怎樣按照殘疾人的特點進行訓練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方法,而且各人的情況都不一樣,要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制定訓練方案,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只能通過不斷的訓練和比賽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理論方法。
四是在保持短距離項目優(yōu)勢的前提下,發(fā)展長距離項目。不管是奧運會和殘奧會,中國在長距離游泳上都不占優(yōu)勢。如果要成為泳壇霸主,長短項目都不可或缺。
五是中國運動員心理素質還得加強。在賽后的采訪中,運動員普遍反應賽前比較緊張,預賽后到決賽的這段時間內,休息不好,影響了自身實力的發(fā)揮。在大賽前,如何為運動員減壓也是中國游泳隊面臨的重要課題。
六是對于兼項運動員,合理分配體力成主要問題。游泳運動員是所有比賽中兼項最多的,像王曉福一人就參加9個項目,這對各人的體能要求非常高。加上是殘奧會的比賽,競爭尤為激烈,很多運動員在賽后坦言比較累,因此,怎么保存體力,怎么選擇項目將成為教練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