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 記者 張牧涵
自家辦奧運所引發的奧運熱潮前所未有,一切與奧運會相關的商品價格似乎都在跟風上揚。這其中,借著黃金大牛市的東風所掀起的奧運貴金屬收藏熱無疑相當搶眼。但是,當奧運結束后,這股奧運收藏題材熱潮終將退去,那時投資者手中的藏品是否真能保值,并進一步升值?
貴金屬藏品價格高漲
《市場報》記者在京城的奧運特許商品旗艦店——王府井工藝美術大廈看到,在種類繁多的奧運商品中,貴金屬制品普遍被購買者認為“真正具有收藏價值”。一位購買奧運金的王女士表示:“黃金價格年年漲,所以我覺得奧運金肯定能保值。”
記者了解到,臨近奧運的時候,不同種類的奧運金新產品還在紛紛面世。比如: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發行的“北京奧運金”系列;中國奧運純金第一電話卡,用1/3盎司999純金打造,最大發行量為2萬枚;奧運史上第一套十二生肖金幣;奧運寶寶祝福金鎖,成色含量均為99.9%……
各式各樣的奧運金商品美輪美奐,讓不少收藏愛好者目不暇接。事實上,確實有一些參與較早的收藏者達到了保值增值的目的。“我的第一組‘北京奧運金’已經從2005年的發行價135元/克,飆升到現在的650元/克了!”收藏愛好者王先生難掩喜悅。很多收藏愛好者表示,在林林總總的奧運收藏品中,奧運貴金屬紀念品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家族,升值潛力也最大。
紀念金銀幣驚魂跳水
不過,奧運金在臨近奧運會時的表現對于不少收藏者來說,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樂觀。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原本被看好的奧運金銀幣市場就出現了大跌行情,一些與奧運有關的貴金屬制品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中國人民銀行在2006年至2008年發行了3組奧運紀念金銀幣。3組紀念幣發行時,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出現過搶購現象。當時發行價為8000元的第三組紀念幣,在還未上市時,其‘期貨價’已上漲15%。第一組也從8000元狂飆到2.1萬元。”一位市場人士這樣表示,但是目前,奧運金銀幣第一組大盒(兩枚金幣和4枚銀幣同盒),已由歷史最高價的2.1萬元跌至1.1萬元,跌幅高達50%。
奧運金:小心被套
“買金條,不如買奧運黃金。”一些投資者這樣認為:奧運金因其貴金屬的特性不可能大幅貶值,所以盡管售價不菲,人們投資的熱情仍然很高。
然而現在一些升值迅速的奧運紀念品必然存在著泡沫。從歷屆奧運會的經驗來看,奧運會開幕之前與正在進行的時候,是紀念品價格上漲的黃金時期,因為在奧運熱之下人們更愿意掏錢。但奧運會結束后,價格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此外,一些非權威機構跟風推出的奧運金銀制品,由于材質較差、工藝粗糙,本身就不存在保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