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郵品和紀念幣外,其他物品幾乎均包括在內。主要有奧運會的獎牌、火炬、紀念牌、證章、身份證、宣傳畫、會徽、吉祥物、紀念章、門票,乃至帶有奧林匹克標志的包裝品等。1993年國際奧委會同樣專門成立了奧林匹克紀念品收藏者協會(ACOM),對奧林匹克收藏活動起到了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然而,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奧運紀念品更多地應該歸入紀念品和工藝品范疇,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品。“它針對的應該說是禮品市場。你以愛好進行收藏,但沒有后續深度!秉S瑞勇說,一是因其權威性不夠,二則因為商品種類實在太多!拔掖騻比方吧,這就好比是糖果紙和郵票的區別。糖果紙沒有收藏價值,但花花綠綠很是美觀,如果自己本身愛好,沒人可以阻攔你去收藏。但這其中沒有價值投資的意義!
據統計,僅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這兩家公司為本屆奧運而生產的衍生品,市值就已達100億元。該數據還不算市場上其他公司和企業的奧運產品。面對如此龐大的供給,市場的需求很難預測。尤其現在價格太高,整體消化也不夠充分,很有可能兩三年后價格還是一樣。事實上,前段時間紀念幣價格已經開始跌價了。題材太大,而且前期的炒作太過厲害。價格下了至少有20%多,F在基本在谷底,如果買進說不定還是比較合適的。
黃瑞勇建議大家,若為集郵集幣愛好者,則可以考慮成系列的收藏奧運郵幣。但依然不要寄期望短期內有較大的升值,“畢竟現在的價格是已經被爆炒過的。”至于衍生品,除非是個人愛好,一般不推薦收藏。
奧運紀念幣:越少越值錢
如果說,奧運郵票有點“明日黃花”的味道,那么奧運幣在奧運主題收藏下就相對“得寵”許多。發行奧運會紀念幣由來已久,目前已經成為國際慣例。自1951年芬蘭為了紀念第15屆奧運會在赫爾辛基舉辦,發行了現代奧運會的第一枚紀念幣以來,截至目前,發行奧運會紀念幣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20多個,發行紀念幣達1200多個品種。
從理論上講,奧運紀念幣4年發行一次,但是各國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通常會跨幾個年度來發。這次的北京奧運金銀幣發行日期就橫跨三年,不過幣面年號寫的都是2008年。
“所以這里就出現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發行量過大!秉S瑞勇說,由于奧運紀念幣屬于貴金屬品,因此一般認為其價值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貴金屬本身具有的價值,二是藏品具有的收藏價值,如奧運題材、文化!八越Y合這兩點,通常情況下,金銀紀念幣的行情是一直被看好的。但是對于奧運紀念幣,龐大的發行量很可能就導致削減其投資價值!
歷史上美國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發行的紀念幣非常失敗,原因就是發行量過大,收購過于容易,最后致使幣值貶值。
對此,滬上著名的錢幣收藏家余榴梁也表示了無奈!澳壳斑@套北京奧運幣發行量也是我們收藏的隱憂啊!睋嗔窳汉忘S瑞勇的分析,該套紀念幣共發行了3組,其中每組為2枚三分之一盎司的金幣和4枚一盎司的銀幣。其中每套金幣發行量為6萬套,銀幣發行量則高達令人咋舌的16萬套!斑@種紀念幣的發行量簡直堪比普通投資幣!”兩人紛紛感嘆道。
“金幣的發行量僅次于熊貓投資幣,而銀幣的發行量也只次于香港回歸紀念幣。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錢幣發行史上都算是創紀錄的,畢竟這是紀念幣而非普通投資幣!秉S瑞勇說,一般發行金幣在1萬枚到2萬枚,銀幣在3萬枚左右,就已經算是相當多的了。
所幸的是,北京奧運紀念幣第一組中的“兒童玩風箏”幣和第二組中的“頤和園風光”幣,分獲德國“世界硬幣十佳獎”,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發行量上的缺憾,提升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現在受各國貨幣貶值及全球通貨膨脹的刺激,黃金價格占據高位,那么當貨幣貶值減速,通貨膨脹受到有效抑制,加上黃金逐年產量的增加,黃金價格就會出現回調。但盡管如此,收藏者依然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因為黃金價值的走勢具有很大的波動性,有起有落,所以只能側重于收藏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