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岳瑞芳 孫穎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奧運郵票、奧運紀念幣等奧運藏品熱也在不斷升溫。
紀念鈔火暴兌換
助推奧運藏品熱
最能體現奧運藏品受寵程度的莫過于7月上旬奧運紀念鈔的發行。作為央行在發行奧運紀念幣后的首張奧運鈔和世界首張奧運紀念紙幣,面額僅10元的奧運紀念鈔剛一面世即受到熱烈追捧。
在北京,市民在銀行門前排著長隊徹夜苦等,300個營業網點的奧運紀念鈔,在20分鐘內就全部兌換完畢。有的銀行網點更是在開門營業不到10分鐘,所有的奧運紀念鈔就兌換完畢。
同樣的火暴場面也出現在其他各大城市。在上海,各家銀行網點都排起了長長的“人龍”。有些市民由于不清楚究竟哪些網點兌換紀念鈔,在等了一宿后第二天清早被告知“此地無貨”。
有面值、可流通、限量發行,這一系列特點讓奧運紀念鈔一時間成為了收藏品市場上的“香餑餑”,也使得奧運藏品首次走近平民百姓成為“大眾收藏”。
據收藏專家秦杰表示,我國的奧運藏品始于上世紀80年代。雖然1932年我國就參加了奧運會,但直到1979年,國內發行第一套奧運冬季比賽的四枚郵票,我國奧運紀念品收藏的帷幕這才正式拉開。
據了解,目前的奧運藏品除紀念郵票和紀念幣外,還有奧運會獎牌、火炬、紀念牌、紀念章、宣傳畫、成績冊、指南手冊、服裝、器材、隊旗、會標、吉祥物、門票等。有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國內發行的奧運題材紀念品3000多種,預計今年將達到5000種。 奧運藏品升值空間
不可貿然高估
雖然奧運紀念鈔的火暴程度從換購場面可見一斑,但其轉手價格更讓人瞠目結舌。從7月9日奧運紀念鈔面世當天,銀行的門口就有不少開出“200元至300元”的價格尋求賣主的炒家,網上也很快就出現了高價出售奧運紀念鈔的賣家。
在網絡搜索引擎上輸入“奧運紀念鈔”,多達5000條的網頁上有不少都是出售奧運紀念鈔的內容。紀念鈔的單張價格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而多張連號鈔的身價,更是每張翻了數百倍。此前一位淘寶網商家將10元奧運鈔預訂價為650元,依然備受歡迎,僅兩天時間網上預訂就超過20張。
據了解,受奧運紀念鈔的影響和帶動,奧運流通紀念幣的價格近日也有所回升。此外,在奧運題材郵票中,“鳥巢”小型張近日的價格也從10元回升到了13.5元。
但是,面對奧運收藏品價格的持續走高,許多人認為包括奧運紀念鈔在內的一些奧運藏品價格呈現虛高現象,其原因既有市場本身投資需求的推動,也有人為炒作因素。尤應引起注意的是,一些奧運紀念品和藏品并未有太大的收藏價值,升值空間極其有限。 據悉,收藏界有句行話叫“買幣不買章,買郵票不買郵品”。收藏專家吳少華認為,通常只有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金幣總公司這兩家單位發行的紀念鈔、紀念幣才具有較大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因為紀念幣有貴金屬本身的價值做支撐,而且多為限量發行。而奧運郵票的收藏價值則取決于郵票的發行量和存市量,升值空間不可貿然高估。
收藏專家秦杰認為,按照一般收藏品的價格規律,2008北京奧運會紀念品的價格不會直線上升,而是會有起有伏地螺旋式上漲。況且奧運紀念品不是硬通貨,退出時的市場成本會比較大。秦杰舉例說,第一套奧運金銀幣開盤價是6900元,之后曾經漲到23000元,但隨后又跌到14000元,如果在16000元買的話就很可能被套住,“因此奧運收藏盈利的關鍵在于‘見好就收’”,秦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