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代奧運會遺址的發掘喚起了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向往。在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中,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熱烈歌頌了古希臘體育精神,使人們再度回想起泯滅久遠的古希臘奧運會。古代奧運會的遺址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向往,英、法、德等國的學者都希望進入希臘尋找古代奧運會的遺跡,但由于土耳其人的封鎖,這一愿望未能實現。
直到1766年,英國學者錢德勒才被允許進入希臘實地考察,他發現了古代奧運會的遺址。1828年支援希臘反抗土耳其侵略的法國兵團中的隨軍學者在奧林匹亞遺址進行發掘,隨后將一批珍貴的文物運到法國盧浮宮展覽。
1852年1月10日,德國柏林大學教授庫爾提烏斯在遍訪伯羅奔尼撒半島回國后,發表了有關古代奧運會的長篇演說,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1871年,德國與希臘達成全面發掘古代奧運會遺址的條約。1875-1881年,由庫爾提烏斯率領的德國學者對奧林匹亞進行了為期6年的發掘。1881年,古代奧運會遺址的主要設施終于重見天日。1887年,在柏林展出從奧林匹亞發掘出的大量文物,激起了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憧憬,人們期望奧運會盡快回到現實中來。
4.體育的國際化趨勢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產生創造了條件。19世紀后半葉,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和世界市場得以形成,民族間的壁壘被打破,體育也超越國界,出現了國際間的體育交流和比賽,形成了體育國際化趨勢。由于國際體育競賽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些國際性的單項體育組織相繼誕生。1881年第一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際體操聯合會成立,1892年國際賽艇聯合會和滑冰聯盟相繼成立。國際體育組織的產生,使運動競賽擺脫了原來的地方傳統,具有了國際性。在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不斷成立和國際單項體育競賽蓬勃開展的基礎上,人們又迫切要求組織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為現代奧運會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同時,隨著國際體育交流的增多,一個協調各體育組織活動的國際體育組織的誕生就成了必然。
5.世界各地復興奧運會的嘗試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積累了經驗。19世紀初期,歐美一些國家為復興奧運會進行了各種嘗試。19世紀30年代,瑞典倫德大學的斯卡圖教授曾組辦過兩次被當地報紙稱作"奧運會"的比賽活動。從1849年起,每年一屆,英國布魯克斯博士組辦過長達幾十年的"奧林匹克節"。
19世紀中葉以后,希臘人渴望借復興古代奧運會來重振古希臘文明。在希臘國王奧托的支持下,一個名叫扎帕斯的希臘人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組織召開了第1屆泛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后,在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又先后舉行了4次泛希臘奧運會。由于組織不善和僅限希臘人參加,泛希臘奧運會沒能繼續得到發展,但對歐洲各國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國家的報紙對這幾次運動會都作了較為詳細的報道,從而引起了遠比希臘本土更大的反響,它從正反兩方面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積累了經驗。
6.戰爭的威脅和人們渴望和平的愿望促進了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19世紀末,世界上出現了壟斷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一個新的、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威廉二世統治的德國登上了歷史舞臺,并且想通過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戰爭的陰云籠罩著整個歐洲。
在此階段,德國要求復興奧運會的呼聲很高,一些別有用心的德國人想通過發起奧運會,來擴大影響,為稱霸世界服務。法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身上。法國人民強烈反對戰爭,渴望保持世界和平,古代奧運會和平、友誼的精神,恰好符合法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復興奧運會,不僅有利于國際體育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法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對德國稱霸世界的斗爭。復興奧運會成了人們的迫切需要,這一光榮的歷史使命落在了法國人的肩上。
顧拜旦讓奧林匹克運動變成了現實
法國教育家顧拜旦是公認的現代奧林匹克創始人,他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1888年,顧拜旦就任法國學校教育、體育訓練籌備委員會秘書長。1889年顧拜旦代表法國參加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國際體育訓練大會,進一步了解了世界體育的動態,他認為近代體育的發展正在走向國際化,應該借助古希臘體育的經驗和傳統影響來推進國際體育,于是產生了復興奧運會的想法。為了實現這一想法,顧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