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龐大名單里,能在許多王牌項目上找到許多聲名顯赫多年的頂級選手,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在該項目上的領軍人物或者說代言人物。大多數領軍人物所在的團隊本身就是世界級的隊伍,但也有例外,比如
姚明和劉翔,前者效力的中國男子籃球隊進八強就可以認為是大冷,而劉翔所在的中國田徑隊,有奪牌實力的人物寥寥,但這絲毫不能影響到他們倆人在中國體壇的至尊關注度。
田徑:劉翔
羅伯斯近日的無限強勢,奧立弗和特拉梅爾的咄咄逼人,都讓劉翔的衛冕征途顯得是那么坎坷,但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從雅典奧運會奪冠至今,劉翔依然是世界田壇上最有發言權的人物之一。
04年獲得奧運會冠軍,06年打破世界紀錄,同年獲得黃金聯賽總決賽冠軍,07年獲得室外世錦賽冠軍,08年獲得室內世錦賽60米欄冠軍,剩下最有分量的就是世界杯賽,然而卻是劉翔并不看重的一項賽事,劉翔在短短4年間達成了絕大多數世界級選手所能追求的最高目標,接下去的目標無非就是疊加這樣的勝利而已,劉翔不是中國田徑的領軍人物,還有誰夠資格說是?
跳水:郭晶晶
第四次出征奧運會的郭晶晶,無疑是“中國跳水隊”這個夢之隊的最佳代言人,或許進入2008年的她,在三人板單人賽上的實力已不再冠絕群倫,但從2001年到2007年之間,郭在最高級別的奧運會和世界游泳錦標賽上統治了女子三米板的世界。相對于其他中國隊換人過頻的項目而言,郭始終穩坐女子三米板的王者之位,而2004年雅典奧運會單人雙人兩枚金牌,更是彰顯其成就的最高褒獎。
而在跳水臺之外的種種風情故事,更讓郭晶晶以現役之身成為了橫跨體育和娛樂的雙棲明星。
籃球:姚明
中國體育運動員里最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選手,姚明以個人的場上實力和場外風采,最大程度扭轉了外人對中國籃球的誤解和對中國的誤讀。在中國,有姚明參加的籃球賽如同和有劉翔參加的田徑比賽一樣,不愁不爆棚,盡管這樣的體育熱很膚淺,卻最忠實體現中國體育迷的內心喜好。
有姚的中國隊,進八強依然是場低概率的大賭,而沒姚的中國隊,連賭的起碼資本都沒有,越打越粗線條的中國籃球,只能抬頭仰望世界籃球界的高端水準,上面的隊伍越來越多,我們則依然滿足于在亞洲的領先,能將中國男籃帶入到半山腰(八強)的唯一途徑,也只有依靠姚領銜的內線力量。
體操:楊威
楊威的崛起讓中國體操從個別項目突出,迅速轉型為全面突出的男子最頂尖隊伍,06年和07年兩屆世錦賽獲得男子全能冠軍,讓他成為這項歷史悠久賽事的第一位蟬聯者,曾經的“千年老二”,已經蛻變成為這個項目上最有發言權的至上王者。
而有他領銜的中國軍團,也連續獲得了世錦賽團體冠軍,全能和團體,體操界最為看重的兩塊金牌,都和楊威的強勢存在緊密相關。
楊威的歲數比李小鵬還要大一些,但時運不濟的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成為團體世界冠軍的一員,而如今他已經能夠完成了心理素質這道難關,在技術層面上,自由體操、吊環、雙杠、鞍馬、跳馬五個項目上楊都具備了一流水準乃至奪金實力,有楊威領銜的中國隊,具備了在北京奧運會上狂掠金牌的欲望、膽識和實力。
乒乓球:張怡寧
作為中國的絕對熱門項目乒乓球,現在很難說得清誰才是男子項目上的領軍人物,入選的三員大將都具備了這個星球上最好的乒乓天賦和實力,而他們彼此之間的爭奪,每年都會呈現不一樣的變化。但在相對平穩的女子單打方面,張怡寧的領軍地位沒有太明顯的改變。
2007年世乒賽,曾被看成是郭躍取代張怡寧的轉折點,但事實證明,張并沒有就此走下單打女帝之位,在2008年張幾乎以不敗的戰績重現了她的頂尖狀態,這位早在2001年就拿下世界杯女單冠軍,并在2005年實現世界杯、奧運會、世錦賽大滿貫的北京姑娘,依然是中國乒乓球隊不可動搖的“大姐大”。
羽毛球:林丹和謝杏芳
常年累月的世界第一,讓林丹和謝杏芳即使自己不愿意,也只能成為中國羽毛球隊的領軍人物,同時作為雅典奧運會之后真正崛起的羽壇頂級選手,這對情侶對奧運會金牌的渴望可以想象,林和謝同樣獲得過兩屆世錦賽單打冠軍,也同樣在最近的大賽上(湯尤杯賽)陷入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