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紀念鈔熱能夠如此迅速地席卷神州大地,恐怕也完全出乎中國人民銀行決策者的預料。“奧運會”紀念鈔果然不負眾望,上市當天10連號的成交價格就達到不可思議的1000元,是其面值10元的100倍,開創了一項新的升幅記錄;雖說當天的最低價格曾經一度跌破500元大關,但隨后便是一路上揚,價格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1350元。目前“奧運會”紀念鈔仍在1100元附近縮量整理,顯示出了王者的風范;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香港與澳門“奧運會“紀念鈔價格的持續暴跌,可依舊有不少投資者進行短信博弈,實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精選品種是多么的重要啊,它關系到你的成敗。
北京“奧運會”紀念鈔的發行量為600萬張,面值是10元。“奧運會”紀念鈔不論是在發行量還是在面值方面,都要遠遠低于1999年發行的“建國五十周年”紀念鈔和2000年發行的“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因而它具有在發行量、面值和題材上的三重優勢,其內在潛力則是不言而喻的。筆者以為,“建國五十周年”和“迎接新世紀”紀念鈔的發行之所以沒有在當時產生什么反響,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是發行量過大,“建國五十周年”紀念鈔竟然高達6000萬張,“迎接新世紀”紀念鈔也有1000萬張,顯然呈現出供過于求的局面;第二是面值高,不是50元就是100元,超出大家的承受能力;第三是宣傳力度做的遠不夠,使兩套紀念鈔在社會上的知名度非常低。筆者就曾拿著“建國五十周年”紀念鈔到商業銀行去交水電費,工作人員竟然不認識這套紀念鈔,就更不用說普通大眾了。
依筆者的愚見,此次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奧運會”紀念鈔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產生強烈的反響,除了其本身鮮活的重大題材之外,其最為關鍵之處在于三點:一是宣傳的非常到位,電視臺、電臺、報紙、網絡等媒體都對“奧運會”紀念鈔的發行做了充分的報道,給社會各階層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提高了參與意識;二是“奧運會”紀念鈔面值的設置為10元,具有極其鮮明的平民化色彩,因而十分容易地引起大眾的購買欲望;三是大眾理財意識的空前高漲,尤其是在經歷了2006~2007年股市大牛市的洗禮之后,大眾的理財觀念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的提升。筆者以為,“奧運會”紀念鈔已經決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收藏品,而是一款具有極高誘惑力的理財產品,而這個理財產品的發行者又是央行,而不是商業銀行,其權威性是至高無上的,這就確保了購買者的基本收益;而商業銀行所推出的名目繁多的理財產品,不僅搞得購買者一頭霧水,就連銷售者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將最關鍵的東西隱藏了起來,嚴重侵害了購買者的利益;而“奧運會”紀念鈔無疑是透明度最高的理財產品。
紀念鈔與紀念幣發行的商業化運作模式業已成為了一個越來越顯著的趨勢,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某公司裝幀銷售“建國五十周年”和“迎接新世紀”紀念鈔等品種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唯一授權的某公司近些年來向市場投放了數量有限的經過裝幀的紀念鈔與紀念幣,逐步確立了其在市場中的地位,成為市場上叫得響的理財產品,滿足了不同人士的理財需求和消費需求;對于這一點,筆者以為普通大眾民做得還遠遠不夠。中國人民銀行對于紀念鈔與紀念幣的開發處在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之中,于1999年發行的“建國五十周年”紀念鈔的發行量高達6000萬張,從而使其市場價格長期基本等同于50元的面值,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失去了發行紀念鈔的本來意義;2000年發行的“迎接新世紀”紀念鈔的發行量雖然已經陡降至1000萬張,但是因為面值為100元,也沒有成為普通大眾積極追捧的對象,收益率并不理想,因而未能在社會上產生預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