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機制幣行情逐漸升溫 |
發布日期:11-05-23 09:00: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雜志 作者: |
珍品,至少要在手上放20到30年。”
評級幣潮流再起 2011年的錢幣收藏,高檔珍稀品種和品相好的錢幣受到熱捧是必然的。 舒文峰現在正參與2011年翰海拍賣公司錢幣拍品的征集,他介紹說:“目前拍品基本都到位,2010年春拍肯定會更火,現在大家都磨刀霍霍。本次翰海拍賣的一大賣點就是評級幣,它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收藏者放心。” 不過,藏家對于目前評級幣價格判斷也有另外一種標準——憑什么同樣的東西賣這么貴?你就裝一個盒子,真偽我自己會判斷。 2010年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機制金銀幣專場,PCGS評級MS-66的一枚“民國十年袁世凱像壹圓銀幣”以12.32萬元成交。當時MS-66的袁大頭銀元行情在5萬元以內,一些藏家對此紛紛搖頭,大呼:“看不懂。” 目前在錢幣等級鑒定上,PCGS和NGC是國內認可的美國兩家錢幣評級公司,至今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機制幣評級公司。這兩家錢幣評級機構對鑒定評級后的錢幣會進行封裝和身份確定。由美國評級公司評過級的錢幣,交易價格往往高于未評過的錢幣。如2010年誠軒秋拍,一枚NGC評級MS-64的普通宣統三年一元銀幣以11萬元成交,相反另一枚品相相當不錯,不輸于MS-64但未評級的宣統三年一元銀幣,落槌價僅為3.9萬元。在拍賣場上,評級幣開始占上風。一級市場也是如此,同樣品相的一枚錢幣,沒評級跟評過級的價格差一倍甚至更多。 舒文峰分析認為,現在玩評級幣的基本還是新興收藏群體,這批人比較有資金實力也受過高等教育,評級幣的一個好處就是讓收藏者放心:首先,評級幣的真偽認證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個人投資與收藏的風險;其次,評級幣的封裝材料是用惰性和防酸性材料制成,并進行密封、盒裝處理,通過嚴格的檢測和驗證,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錢幣被氧化和受潮等問題,對錢幣的保護能持續100年左右。 美國公司的評級,將無法標準化的品相變成了標準化的分級和分值。公司評級的數字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價格。2010年誠軒秋拍中,一枚NGC評級MS-62的普通宣統三年一元銀幣的落槌價為2.8萬元,而另一枚MS-64的宣三卻以11萬元成交。 “MS-65和MS-66究竟有多大區別?收藏者和商家已經越來越重視品相,有的甚至達到苛刻的地步。”面對此種苛刻,像韓先生這樣對于品相有自己評估能力的老藏家不以為然。韓先生認為,這些評級公司采用的是機器評級,或許客觀,但評級結果不見得盡如人意,級別高的肉眼感觀未必就好,反之級別稍低的未必就難看。比如說,十多年前在國外大型拍賣會上曾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