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是中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從貝幣、刀幣,到銅錢、銅元和銀元,古錢幣伴隨著這個文化古國的腳步走過了4000多年。筆者作為一名入行多年的收藏愛好者,藏品中也不乏一些花錢、銀元、銅幣。這枚出自清代的琺瑯彩五蝠宮錢(如圖)便是我眾多古錢幣中的最愛。
10多年前,外公去世后,我在為他老人家清理房間時,在一個木盒子里發現了數十枚錢幣。這些錢幣中,既有光緒元寶銅板,也有民國時期的袁大頭銀元,還有幾枚花錢。而其中色彩最艷麗、圖案最精美的當屬這枚琺瑯彩五蝠宮錢。后經專家鑒定,此錢幣出自清代。由于年代久遠,目前存世量極少。
這枚琺瑯彩五蝠宮錢直徑6.8厘米,中間方孔直徑1.38厘米。宮錢的正面邊緣是五彩的云朵,中間則是五只展翅飛翔的蝙蝠。反面則是一株盛開的鮮花。從整個宮錢來看,無論是云朵、蝙蝠,還是花草,色彩都非常艷麗,造型也非常精美。特別是5只蝙蝠,造型各異,神態自然,惟妙惟肖。經資深藏友介紹,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是好運和幸福的象征。人們經常說的“五福(蝠)臨門”,就是由那5只蝙蝠組成。這“五!贝5個吉祥的祝福:壽比南山、恭喜發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
經查閱資料得知,琺瑯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種精細彩繪,大都用于瓷器。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瑯作的工匠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花錢上而創制的新品種,m瑯彩花錢的工藝特點是,只能使用紫銅制胎,其色彩亮麗、人物生動,體現出厚重堅實。
隨著近年來銅胎掐絲琺瑯藝術品價格的暴漲,原來只是錢幣界冷門品種的這類琺瑯彩宮錢,更多地被收藏銅胎掐絲琺瑯藝術品人士接受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