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地發現3000余枚唐代開元通寶錢幣 |
庫車縣老城區一施工工地發現古錢幣。 王建強 攝
在約長十米、寬5米的范圍內到處都有散落的錢幣
(陶拴科 王建強) 24日記者從新疆庫車縣文物局獲悉,庫車縣一工地在施工中發現大量古錢幣及古代陶罐。 據稱,4月23日下午,庫車縣文物局接到舉報,該老城區一施工工地發現古錢幣,文物局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挖掘清理,當天下午就清理出了三千多枚,全部為唐代“開元通寶”,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記者在現場看到,庫車縣文物局和龜茲公安分局工作人員正在對現場進行清理,在約長十米、寬5米的范圍內到處都有散落的錢幣,由于數量多工作人員一個下午也只能清理出了3000多枚,截止記者發稿時,現場清理工作仍在進行。 庫車縣文物局干部尹秋玲介紹:“當天下午接到舉報,文物局王局長帶著我們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到現場發現了一些錢幣,這些錢幣從我們直觀上、面紋上看出業它是唐代的開元通寶,我們還發現了兩個陶罐”。 據史書記載,開元通寶是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鑄造,所以開元通寶距今已有1392年的歷史。雖然埋在地下已有一千多年,部分錢幣已經生銹變綠,但錢幣紋理、字跡都很清晰,全部為“開元通寶”,可以斷定為唐代錢幣。這些錢幣,對于研究古代龜茲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以及龜茲與唐朝商貿文化交流提供了實物佐證,具有很高的參與研究價值。 庫車縣文物局干部尹秋玲對此分析說,龜茲是漢唐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現在我們在這里發現了很多唐代的錢幣,對研究龜茲的經濟、政治、歷史各個方面提供了實物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