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溧陽 黃誠
近代中國政壇風云變幻無常,民國早期的政治家們為實現國家政局統一提出了許多治國理念,其中“以各省自治的基礎上,由各省選派代表,制定聯省憲法,以實現國家的統一的聯省自治運動”在當時影響最為巨大。而在民國初年飽受十年戰亂的湖南省成為實踐“聯省自治”理想最有力的省份。
湖南省由于其地理位置處于南北交通要沖,自“二次革命”起便一直成為南方革命黨人與北方北洋軍交戰的主戰場,多年的混戰使得湖南省境內“七十余縣之地,無地不災,三千萬人之家,無家不毀”。而皖系軍閥張敬堯盤踞湖南任湖南省督軍期間,更是肆無忌憚盤剝百姓,鯨吞人民財產,時人做對聯譏諷云:“堂堂呼張,堯舜禹湯;一二三四,虎豹豺狼”,最后湖南人民不得不以武力驅張。1920年7月22日,新任湖南省長譚延闿發表全國通電,公開提出“湘人治湘”的口號,并號召召開聯省會議,成立聯省自治政府。11月由廣東軍政府任命的湘軍總司令趙恒惕取代了譚延闿開始主持湖南政局。趙恒惕于1922年1月1日頒布《湖南憲法》,湖南省憲法的頒布在理論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人權,整頓了當時官場吏治,使人民擁有和平民主的生活環境。《湖南憲法》也作為中國第一部正式通過的省憲而聲名遠播。
本文所介紹的就是一枚當時趙恒惕為標榜制憲成功而發行的紀念銅幣。該銅幣為面值當十銅元,形制與當時普通當十銅元大小相當。錢幣正面上方有“湖南省憲成立紀念幣”楷書字樣,中間正面珠圈內嘉禾中捧出三橫,其三橫圖案一說表示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即1922年1月1日),亦寓意湘中、湘南、湘西之三湘;另一種說法是三橫是作為八卦中乾卦的符號,表示蒼天,寓意吉祥。下方楷書“中華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十一個字,左右各有楷書“當十”二字;背面珠圈內為五色國旗和鐵血十八星陸軍軍旗交叉,中結飄帶,上方一五角星,珠圈外上方為英文“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下方英文“TEN CASH”(十文)。
但由于長期軍閥戰爭影響,各項軍政開支龐雜,為維持其統治,趙恒惕最終撕毀了“護憲”的面具,一如前任繼續橫征暴斂,所謂“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護人民生命及私有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信仰、遷徒等自由、選舉與被選舉、請求救恤災難的權利應有盡有……”等條款都近似一紙空文。1926年7月,唐生智部隊進入長沙城,隨后,省憲法被廢除,省議會、縣議會、各級法院均被取消。至此,全國聞名的湖南省憲運動,也就此成為南柯一夢,而這枚紀念銅幣則成為這場運動的小小見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