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幣 屢創拍場神話 |
發布日期:08-10-28 08:53:33 作者:盧 葳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新聞點擊: |
代藝術為什么能漲得比古代及近現代畫作快,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它那種油畫的創作方式具備世界屬性,能受到許多世界買家的認可,并且拉近中外收藏者的距離。機制幣也是如此,鑄造工藝和設計理念都源自外國,所以能更有效地占有國際市場。 有專家認為,和上世紀40年代的那些老藏家相比,我們這個時代的收藏似乎總多了一層功利色彩。其實有經濟頭腦并不是壞事,畢竟收藏者誰也不希望自己購買的藏品會貶值。今天能夠做到純收藏的人已經很少了,大多數買家都是半收藏半投資。從拍賣行的角度,也希望藏家投資和收藏兼顧,正所謂“以藏養藏”。這是一種務實的表現,經濟回報會增加一個人的收藏興趣,更會增加他的收藏信心。 目前,隨著機制幣市場的大熱,越來越多的買家進入到這個領域。對于新手來說,購藏機制幣最應該注意的就是要把握一個最核心的原則,即“務實”。收藏心態要平和,要戒驕戒躁,千萬不能老抱著“撿漏兒”的心理,多看書、多學習、多交流想法,敞開的收藏方式容易讓你少走彎路,少交學費。 從收藏品種上說,盡量別碰冷門,更不要抱著獵奇的態度去買幣。如果財力有限,可以多關注價位在五六千元至兩三萬元之間的中檔區域,這一區域由于基數不是很高,因此漲幅相對較快。作為新手入市,也不妨多接觸有資信的拍賣公司和錢幣商,藏品質量上多有保證。此外,還要持之以恒,要有一個長遠的收藏計劃,比如5年、8年。不要老想著今天買明天就要掙錢,太功利的思想不利于收藏。 從投資角度講,品相好的藏品上升空間大。就以最常見的“袁大頭”為例,幾年前,品相特好的“袁大頭”只賣三五百元,最多能達到1000元,但近兩年市場品相價格兩極分化越來越大,我們曾拍過一個品相極好的,成交價高達2萬元。這在當時看簡直不可思議,但其實根本原因就在于好的品相,今天那枚幣如果再拿出來,一定會賣得更高。從純粹的賞玩角度看,同樣存在著“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絕”的原則,對于同檔次的機制幣來說,品相就是決勝的關鍵。因此即便收集普通品種,也一定要有精品概念。( |
上一篇:金銀元的管制年代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