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造機制幣始祖回家 |
發布日期:09-01-13 08:52: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潘佼佼 |
近日,一枚1898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分六厘銀幣銅質樣幣幾經輾轉,終于落戶于四川蜀都金融錢幣鑒賞館。這枚樣幣由于其四川機制幣始祖的珍貴身份,引得了省內眾多錢幣藏家競相參觀。而就是這樣一枚不起眼的銅幣,卻在美、日、中三國輾轉了100多年。 不起眼的樣幣是“洋出身” 今年深秋,當成都藏家李可在“錢幣天堂”網站第一眼看到這枚錢幣時,就驚呆了。這枚四川機制幣的母幣自從在1995年現身中國之后,就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了。 “我打了整整3個小時的電話,終于和買家聯系上了!崩羁筛袊@道,就這樣他花了1.3萬元將這枚錢幣帶回了四川。 這枚樣幣看似很不起眼,但它的身世卻充滿了百年風云變幻的傳奇色彩。 1896年,清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但此時已有國際視野的王朝也開始了一些變革。為了適應當時經濟發展和工業發展的需要,四川省設立了銀元局。在同年,成都造幣廠委托上海茂生洋行代購美國新澤西州費拉庫特鑄幣公司最新式的造幣機器。 費拉庫特鑄幣公司不但負責提供造幣機器,同時也負責造幣模具的生產。為了測試機器和模具,鑄幣公司試鑄了一些銅質樣幣。而目前現身四川的這枚樣幣,就是1897年3月22日經過測試的樣幣之一。 經過測試,這些造幣的機器和模具被運往中國,而成都造幣廠的生產則一直持續到了1930年底。在此期間,四川省所發行的銀元無一不由此套模具鑄造而成,因此這一枚銅質樣幣才如此珍貴。 流經兩位日本泉學大師之手 從樣幣誕生之日起,當時的中國就陷入了幾十年的動蕩和矛盾中。但這枚身在美國的銅質樣幣卻有幸保存完整,輾轉成為了二戰前日本收藏大家平尾聚泉先生的藏品。 作為《昭和泉譜》的作者,平尾聚泉和中國泉幣藏界的諸多大師往來甚密。在他之后,這枚光緒元寶庫平三分六厘銀幣銅質樣幣被另一位日本收藏家三上香哉短暫收藏。最終,這枚樣幣來到日本收藏家秋友晃的手中。 秋友晃曾是大阪精工株式會社社長。自1970年首次接觸中國銅幣之后,他就一發不可收拾。此后30多年間,他致力于中國錢幣的藏集和研究,不但自創了“中華銅幣研究會”,同時發表了《光緒元寶》、《大清銅幣》、《民國銅元》等三本著作。 而秋友晃對自己的藏品也是愛惜有加,他的每件藏品都附有詳細的記錄,注明來源資料,因此其收藏的錢幣在各大拍賣會上也大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