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市場魚龍混雜 |
發布日期:11-01-11 08:46: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人民網(北京) 作者: |
薄綠貨布 藍綠美銹 在河南古錢幣市場“生坑”(出土品)比“熟坑”(傳世品)好賣,價格也高。因生坑錢好認,加之五彩斑斕的美銹給人一種歷史滄桑感。銅幣因所處的位置和環境不同,生成的銹顯現出來的顏色也不大相同,主要有綠、紅、藍三種。古錢的銹蝕有多種多樣既有顏色、輕重不同,又有地域、厚薄之分,南方土壤多雨潮濕帶酸性,銹蝕較嚴重且相對疏松,綠銹中常混雜有藍、綠和紅色銹,稱為‘紅綠銹”;北方少雨干燥,銹蝕堅硬板結,銹色多呈綠色或藍綠,是為“硬綠銹”,其錢體大多綠銹滿身,就是常說的“北坑”;有的銅銹中還會泛出一片片或一點點水銀般的光澤,稱為“水銀銹”;河中撈起的古錢,銹蝕多呈灰白色,堅硬異常,極難清理,常叫做“沙銹”;年代久遠古錢幣的,還會與鐵、鉛、汞等元素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五彩斑斕的銹色,也就是“五彩銹”。 現在的高級作偽者,采用人工方法也能仿照古幣的各種銅銹。制作偽銅銹,一般用化學方法作舊,或采用高分子材料調和不同顏料作舊。由高手制作的假銅銹,在視覺上可達到亂真的程度,但在顯微鏡下觀察,就會發現假銹沒有立體層次感,沒有自然形成的礦物特征。總的來說,新仿的銹給人一種銹色單一不舒服的感覺,不如老銹自然。 了解銅幣和銅器在各種環境下的自然狀況就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辨偽。 一看,老銹多為“復和品”新仿多為是單一品。特別是紅銹及水銀銹是古錢在地下經過千百年的氧化和化學變化而產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用土埋、藥浸的方法取得,所以有紅銹或水銀銹的古錢可靠性就大一些; 二摳,老銹自然,結枷一般用手除不去。綠銹是銅質嚴重氧化的結果,銹體深入銅質內部,與銅質緊密結合,有的雖薄似蟬翼,卻不易剔除,偽造的硬綠銹銹質疏松,浮而不實,大多用指甲使勁掐一下,就會脫落。如果說一枚古錢上一片硬綠中露出了銅質,有很大可能是偽錢; 三聞,真偽有一股土香味,假銹由于時間短,或直接有酸類腐蝕,帶有刺鼻味; 四煮,真銹附著牢固,年代愈久,顏色愈深,雖是很薄的一層,放在水中煮、洗不會脫落。假的卻不然,假銹有的是采用粘合法用別的銹粘上去的的,因此極不自然,用洗潔精或開水刷洗后即蕩然無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