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老宅挖出6斤重金元寶 |
發布日期:12-05-04 08:43: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大河報 作者:郭啟朝 屈連文 |
人提到干活的周顯芝挖到1個重達3斤多的“鐵疙瘩”,于是他就拿起來仔細觀看。當他看到雖然埋在地下不知道多少年,但仍然黃亮亮的“鐵疙瘩”時,忍不住說出“這是一個金元寶”,周顯芝拿起鐵锨又跑到發現的地方尋找,真的就在下邊,另一個和這個一樣大小的金元寶被挖了出來。這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這是人家陳家的祖宅,人家知道了會來討要”之類的話,周顯芝一聽,拿起兩個“鐵疙瘩”用衣服一裹就往家跑。其他干活的民工一聽說挖出了寶貝,也開始在周圍進行尋寶,其中的村民張某、王某等人也在原來發現兩個金元寶的地方挖出了不少小的元寶。至于多少個,誰都不愿意說。
“我看到其中的一個元包上印有‘咸豐通商’的字樣,另一個好像是‘五子登科’。”宋志儉說。 “陳家大院發現金元寶這已經是第三次了。”70多歲的宋志儉說,第一次是在1952年,當時歪子鎮供銷社在此建房時曾挖出1對金元寶;第二次是1968年,在南院東北角挖出兩個金錁子,當時都上交給了國家。按照過去的定制,金元寶的重量是48兩,折合現在的3斤,2個金元寶足足有6斤重。 一個賣了1.6萬元,另一個給了現在的房主 中午12時,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又來到周單村,見到了村民周顯芝,他向記者講述了挖到兩個金元寶帶給他的苦惱:拿回家后,不知道如何處理的他找到了自己當村組長的侄子周榮心,侄子答應拿到南陽出售,賣錢后給他。第三天侄子回來了,稱賣掉其中的一個,賣了1.6萬元,他留下1.5萬元,把另外的1000元作為跑腿費分給了侄子。第二天,現在建房的房東王磊知道后,多次帶人到他家討要,稱如果不給就報案,無奈之下,就讓侄子把另一個給了王磊。 記者在周顯芝的帶領下,來到不遠處的周榮心家。周榮心對于幫著叔叔處理金元寶的事一口否認,稱自己從來不知道此事,也沒有見過所謂的“金元寶”。 當記者電話向王磊詢問另一只金元寶的下落時,王磊承認他拿到了另一個,但感覺被“涮了”:他拿著討到的寶貝到南陽、鄭州等地進行鑒定,發現是一個仿制品,于是找到當時曾經觸摸過金元寶的宋志儉進行咨詢,宋志儉一看,和那天他見到的完全不一樣。于是王磊再次找到周顯芝,提出寶貝不要了,自己建房急需用錢,最后周顯芝給了他1.6萬元才算了結。 記者在網上查閱,清代官方大元寶主要是在咸豐八年(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后開始出現的。目前一個咸豐年間的“東海關大元寶”最高拍賣價達到150萬元。 一年過去了,法院遲遲不予立案 陳立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