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1.ce.cn/ce/culture/list02/02/news/200907/31/W020090731481027363450.jpg)
![](http://i2.ce.cn/ce/culture/list02/02/news/200907/31/W020090731481027403831.jpg)
網絡資料照片
7月25日21時,清流縣雁塔小區工地挖掘出大量古銅幣。接到信息后,清流城關派出所民警按縣公安局指示,趕往現場做好先期保護工作。
到達現場后,民警立刻開展文物保護工作,要求工人們停止挖掘,讓文物不受人為破壞;對現場挖掘工人進行一一登記,備查;對已挖掘出的古銅幣裝袋保存,避免流失;疏散圍觀群眾,并用警戒帶對古文物現場周邊進行隔離,禁止無關人員入內,確保文物安全;開展現場調查,追回可能流失的文物。
隨后,民警與到達現場的縣文體局工作人員共同值守,徹夜保護文物現場,同時根據文體局請求,將已裝袋的8袋古銅幣妥善存放派出所。次日上午,民警與縣文體局工作人員共同清點后,將8袋近500公斤的古銅幣文物移交縣博物館。經調查,未發生古銅幣流失案件。
古銅幣文物搶救性挖掘工作于26日22時結束,共挖掘出古銅幣1500公斤。在此期間,城關派出所派駐警力20多人次,確保了文物挖掘現場安全,避免了國有財產流失。
據文物專家初步考證,此次出土的部分古銅幣上刻“政和通寶”,“政和”是北宋徽宗時的年號,時間為公元1111年至公元1117年,距今近900年歷史。清流縣是北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建縣。專家認為,這批古銅幣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不僅對研究清流縣早期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通過對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古錢幣年代深入研究后,可能將影響區域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