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我國古錢的宇宙觀(宋康年) |
發布日期:08-07-21 13:44:46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本稿刊載于2008年7月下旬的第十五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我國古錢幣的發展和演變,是隨著社會制度的演變和發展的,它不僅標志著時代經濟的興衰,而且在形制上還伴隨著人們的形象思維而變幻。中國是世界上使用金屬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鑄幣已很廣泛,由于當時人們的思想進化,出現了以圓形方孔錢為主體貨幣。從此方孔圓錢成為我國鑄幣基本形制,并一直沿用到清末,前后長達兩千多年。至于這種方孔圓錢形制究竟是怎樣產生和演變而形成的?其含義空間又如何?歷來泉學界眾說紛紜,其說法大約有四種:一種認為是源于古代紡輪的形狀,一種認為是延用古代玉璧的形態,一種認為受到古代石磨影響演化而來,一種認為是人們對日神崇拜的宇宙觀所形成的。筆者認為,不管是仿效紡輪,還是仿效玉璧以及石磨,追本求源地分析,紡輪、玉璧、石磨等都是圓形穿孔的形制,它之所以形成,應該說都是與人們的形象思維有著密切關系的。所謂形象思維,是指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里形成的一種反映,這在許多古文獻以及田野考古發掘資料中可以得到證實。郭沫若先生曾根據卜辭材料,認為在殷商時代人們每天早晚均有迎日而出、送日而入的禮儀。我們知道,日出為晝、日入為夜,日月當是人們白天黑夜抬頭相見的最大天象。在古文獻記載中也有“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禮記》)。鄭玄的注文指出:“天之神,日為尊”。以日為百神之主!疤熘T神,唯日為尊,故此祭者,日為諸神之主,故云主日也!闭f明古人對日神之崇拜,已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表現出他們對日神的崇拜和敬意,自然而然地也無時無處不形象地表現出來。錢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使用物品,更有價值來表現他們形象思維的宇宙觀。另從全國各地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情況來看,很多石器、陶器上常見繪有類似太陽和月亮的圖案,這就更加證實宇宙觀念在古人思維形象上的具體反映。我想,當人們在制造紡輪或玉璧、石磨等采用圓形,至少也可說是人們的宇宙觀所啟發的。因此說,玉璧、紡輪、石磨不能說是圖形穿孔錢的源,而是屬于發展中的一種流。所謂宇宙觀,即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一種根本看法。古人說:“古往今來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西晉魯褒在《錢神論》中也說到:“上智先覺變通之,乃掘銅山俯視仰觀,鑄而成錢,故使內方像地,外圓像天,大 |
上一篇:當心“太清豐樂”有偽品 |
下一篇:巧獲大清兌換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