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中日交往歷史的寬永通寶 |
發布日期:08-02-20 08:5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收藏快報 河北林強 最初得到這枚“寬永通寶”時,我以為是中國的古錢,于是查閱中國古代皇帝的年號,結果一無所獲。當時我還暗自高興了一番,以為這枚古錢比較稀少,一般的書上沒有記載。 后來向資深的藏友請教才知道,原來這是枚日本古錢。“寬永”是日本后水尾天皇的年號,據史料記載,寬永二年(1625年),水戶田町的巨富商人佐藤新助,向日本政府請鑄寬永新錢,寬永三年(1626年)始鑄,從1636年開始大量鑄造。當時日本各地的錢爐均有鑄造,至明治初年還在使用,前后流通長達240余年,后因德川幕府滅亡而廢止。寬永通寶是日本歷史上鑄量最大、鑄期最長、版別最多的一種錢幣。寬永通寶錢在長期的中日貿易及交往中不斷流入我國,至今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現,同時也是流入我國數量最多的外國錢幣之一。 筆者手里這枚“寬永通寶”為光背,也就是只有正面有“寬永通寶”四個字,背面沒有文字或其他修飾的紋絡。據專家考證,寬永錢品類極繁,種類不下千種,光背為最常見。也有的背后有黑點、紀年、紀數、紀地及波紋等。寬永錢多數為紅銅質,由于鑄制精良,加之形狀特征與中國銅錢無大區別,傳入我國后,便混同明清制錢在貿易中通用。據陜西錢幣專家考證,陜西子洲縣銅錢一直使用到1932年左右,其中就包括日本寬永錢,并為我國人民所喜愛,成為流入我國混用的鄰國方孔圓錢之首。 中日兩國在宋、明兩代經濟往來非常頻繁,中國錢幣大量輸往日本。后來,日本仿鑄中國宋、明的年號錢,也用漢文,名稱一樣。這些錢幣以及其他的日本年號錢也大批流入我國。寬永通寶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在我國流傳甚廣,幾乎遍及城鄉各地。幾百年來,寬永通寶作為中日兩國人民開展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和使者,經歷了中日關系史上坎坷不平的曲折道路,但它一直是中日兩國人民經濟文化友好往來的最好見證物。 |
上一篇:古錢書法一絕 |
下一篇:“長安錢”與“長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