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緣(雷斌) |
發布日期:08-01-23 09:0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本稿刊載于2008年1月下旬出版的第二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upload=jpg,101.1.jpg]UploadFile/2008-1/2008123915671299.jpg[/upload] 我收藏了一枚先秦貨幣——兩甾。其直徑:3 厘米,內方孔直徑:0.6 厘米,厚度:0.2 厘米,青銅鑄造。遠在先秦,秦國并行使用多種圓形貨幣,其中半兩(又叫先秦半兩)和兩甾錢文字規整,大小適中,流通比較普遍,由于兩甾制作精良外形華麗,工藝復雜,一般都在上層社會流通使用,而先秦半兩,卻深入秦國各個階層,流通量又遠遠大于兩甾,有時也流通到其他國家。秦滅六國后,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文字,還統一了貨幣,廢除各國那些不規則的異型貨幣,貨幣也被統一為使用較為廣泛的半兩,并且加以了改進,也就是以后流行的秦半兩。兩甾的甾字,改為錙,作為計重單位,四錙為一兩,六銖為一錙,成語錙銖必較就是這個意思,計量換算,兩錙就是半兩。兩甾先秦貨幣,由于它發行量少,又未被秦始皇統一貨幣所采用,所以遺留后世的也很少。 今年春天,我去藏市撿攤拾漏,閑逛了一上午,沒有收獲,隨在一攤邊駐足休息,一邊欣賞藏市地攤上琳瑯滿目的藏品。忽然我被一老者的大煙袋所吸引,只見他一身農民裝束,坐在路邊,悠閑的抽著他的大煙鍋,煙桿上系著一只黑色繡花煙袋包,煙包的封口處串著兩枚包漿很厚實的古錢,憑直覺,它是個地道的古董。于是我就走近這位農民伯伯,和他套了一氣近乎,而后就直言不諱的說:“大伯,您煙桿上的古錢,能賣給我玩嗎?”老人家說,他不是生意人,不做買賣,是來走親戚的。我說,買包煙和你換好嗎?他同意一包紅塔山兌換一枚,當時我就買了一包煙,換了一枚。說實在的我也不知它的貴賤,只知它是個老東西。回家的路上,遇見了老藏友,請他鑒賞,老藏友當時就拿出了身上所帶的一串明清花錢,要和我換玩,我好似看出這枚古錢的貴重來,任憑藏友一再的加碼,我最終決定,不換,老藏友無奈實言相告:這是先秦古錢——兩甾,存世稀少。我說,那老農還有一枚,于是我們馬上返回,人海茫茫,老農不知去向。 |
上一篇:民國三年甘肅造袁像銀幣(楊覺) |
下一篇:鄒平發現北海幣之地方輔幣(趙方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