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宋朝人用過的錢 |
發布日期:07-09-06 08:5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杭州日報 王 玉
也許是五代十國連年的戰亂,人們已十分厭惡戰爭,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本是后周大將,一生戎馬倥傯,也想消停一下,所以導演了“杯酒釋兵權”這出兵不血刃的政變,開創了一代“重文輕武”的趙宋王朝。人們喜用“積貧積弱”一詞來形容宋代,其實宋代因采取“重文輕武”的國策,獎掖農耕工商,在長達300年中,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已是相當繁榮,其綜合國力遠超漢唐,尤其是商品經濟在宋代達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這可在宋代錢幣中得到有力的證明。 宋代錢幣與其他各朝顯著不同的是它的風格獨特和千姿百態。唐代三百年間,基本行用“開元通寶”一種錢,而宋錢每朝一換。北宋九帝南宋七帝共改元五十余次,鑄行了約五十種從折一到當百的上千品不同版式的銅錢。 千姿百態的宋錢首先表現在錢幣上大量使用帝王年號作錢文。公元976—984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造了宋代第一個年號錢“太平通寶”,自此,兩宋三百年間均以此為例鑄造年號錢,而宋之后,歷代也仿效宋錢,皆以年號作錢文,直至清末宣統。 其次,宋錢錢文多為帝王御書或名臣所寫。重文輕武的朝代,皇帝自然也是文采風流。宋代第一種御書錢即太宗淳化年間鑄造的“淳化元寶”,錢文以真、行、草三體書之,神采飛揚,氣勢不凡。其后,真宗、徽宗各帝也御書錢文。徽宗更以獨樹一幟的瘦金體御書崇寧、大觀、宣和三錢,其書法鐵畫銀鉤,挺拔秀逸。蔡京、蘇東坡、司馬光等名人也曾書寫錢文,為宋錢增色不少。 三是對子錢。宋錢成雙匹對,即同樣大小的一種錢用兩種不同書體,或真或篆,或草或行,對稱和諧,相映成趣。 再是宋錢上真、行、草、篆、隸各種書體皆備,再加上瘦金體、九疊篆、宋體字,可謂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若將各種書體的宋錢擺在一起,便是一冊完備的金屬版的《中國書法大字帖》。 另外,宋錢鑄量之大也是前所未有。其鑄錢監達26處,北宋年均鑄錢數量超過唐代20倍。元豐一朝,年鑄錢達480萬貫之巨。至今,宋錢遍天下,各地出土之錢亦以宋錢為最。2000年,長江一沉船中出水宋代大錢達100萬枚以上。西湖在疏浚中竟也發現了10萬枚錢幣,90%亦為宋錢。 宋室南渡后,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得以長足發展,錢幣鑄行亦別開生面。淳熙七年鑄行的“淳熙通寶”,錢背寫有“柒”字紀年,這便是中國最早的紀年錢,紀年錢一直沿用至宋末,它比歐洲最早的紀年錢還要早三百余年。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宋京都杭州,商業極為繁華,現中山中路、羊壩頭、清河坊、官巷口一帶,客商云集,店鋪林立,兌換銅錢之用的大小金銀鋪多達100余家。近年來,除大量的銅鐵錢外,又陸續發現了產于杭州的極為珍稀的南宋金牌、金鋌、金葉子和金錠,以及品種繁多的銀錠等金銀貨幣,上面多鈐有當時杭州的地名,如霸頭里角、霸北街西、貓兒橋東、鐵線巷、柴木巷、清波門等,僅從銘文上,亦可見杭州商業繁榮之一斑。南宋時杭州發行的紙鈔——會子,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大量發行的紙幣,對世界貨幣發展影響巨大。會子紙鈔曾多至“車運船載”,可惜, 目前尚無一件實物存世。 上述這些宋錢,是目前發現的主要品種,其余還有銅質鉛質錢牌、王室宮錢、民間花錢、馬格錢等等,可謂精彩紛呈,洋洋大觀。宋錢,不愧為中國文化寶庫中一株絢麗奪目的奇葩。 |
上一篇:湖南出土300公斤宋古幣 |
下一篇:“掘藏得金”與宋人藏錢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