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會掉餡餅 “嘩啦啦”的掉銀元 |
發布日期:07-02-02 08:4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蔣曉梅 趙敏 圖為挖出的銀元 都說“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但總有例外的時候:1月27日中午,武鳴縣馬頭鎮敬三村某自然村的小運、小幸(化名)兄弟倆在拆家中的老房子時,從土墻內意外發現一大堆民國時期的銀元。兩兄弟拆房挖出寶的消息傳開后,每天都有人登門“看寶”,還有陌生人前來收購。面對這意外之財,如何藏寶成了兩兄弟的一塊“心病”。 拆墻拆出“嘩啦啦”的銀元 1月29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該村打聽時得知,此事已在當地傳得沸沸揚揚。一個鄰居滿臉驚訝地說:“真沒想到,拆房子也能拆到一大堆‘財寶’,發了洋財!” 據該鄰居介紹說,小運、小幸兩兄弟的家境一直較為貧困,無錢修建新房,所以只好住在祖上留下來的一套老房子里。這套老房子是土屋,有三房一走廊一院子。今年1月27日,小運兄弟倆各自攢了一點錢,請幾個親戚和鄰居幫忙推老房子,準備在原址上建一套新房。當天中午,當他們推倒一堵墻壁時,聽見墻土中間夾雜著一陣“嘩啦啦”的清脆聲音,大家撥開土一看,墻土內竟然藏著一大堆銀元!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發現銀元的現場,那堵被推倒的土墻還剩下一米多高,墻約有半米厚,不知里面摻雜了什么物質,土質非常堅硬。 “銀元藏在兩米多高的墻壁里!钡艿苄⌒医榻B說,銀元都是民國時期廣東造的,共有幾百個,分“民國八年”和“民國二年”兩種,銀元的一面是四個繁體字“銀元貳毫”,一面是阿拉伯數字“20”。發現銀元后,兄弟倆高興地用鐵桶裝起來,當晚,他們拿秤一稱,這些銀元共有13.4公斤重。 看寶人一批接著一批 因為從土墻內挖出了銀元,兩兄弟恐怕漏掉沒發現的“財寶”,又把已運走的墻土拉回來,再用鐵鋤和鐵鏟將堅硬的墻土打粉碎。哥哥小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也許墻土內還藏有銀元,甚至金條、金磚什么的呢。”不過,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沒有什么新的收獲。 當記者提出要給銀元拍張照片時,小運猶豫了好一陣子,才從身上掏出兩枚銀元,說:“你要拍就拍這兩個吧,其他的,我們已藏起來了。” 據介紹,墻壁發現銀元的消息在村里傳開后,前來看寶的人一批接著一批,還有人自稱是收藏古幣的老板,想買下這些銀元。“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說什么都不能賣。”小幸說。因擔心有人對他們不利,他們已將銀元轉移到隱蔽處,僅留下幾枚供人欣賞。 爺爺以前是“中農” 記者從廣西錢幣博物館了解到,民國八年廣東造的貳毫(即2角)銀元市面上較多,如今市場價在10元/枚左右,民國二年的貳毫銀元為12元/枚。 在民國時期,貳毫銀元可以買到什么東西呢?據收藏古幣的愛好者研究分析,20世紀頭30年,銀元的幣值比較穩定,1911年~1920年間,上海的大米價格恒定為每舊石(89公斤)6塊銀元,也就是每公斤大米0.67毫銀元;1塊銀元可以買4公斤豬肉,即2.5毫就可買到一公斤豬肉。按當時的物價水平折算成如今的購買力,那時的“一塊錢”(即一個“袁大頭”銀元)約折合現今人民幣60~70元,一個貳毫(2角)的銀元,相當于現在的12~15元。 不過,也有人對這些銀元的真偽抱有疑問,“那個時候也是有假幣的”。至于祖上在何時、為什么把這么多的銀元放進土墻里,小運、小幸也說不清楚。他們說,爺爺在解放初期劃成分時是“中農”。 |
上一篇:朝鮮王國鑄造的“十錢通寶” |
下一篇:短命的弘光通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