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報
在我國封建社會里,“龍”是皇帝的象征,因此常把金龍圖案作為皇帝的御用紋飾,不許老百姓隨意冒犯使用。而皇后則以“鳳”作象征,故有以龍配鳳之說。以往帝后們所使用的各種物件和宮殿建筑之上,往往配以龍鳳圖案,以示尊貴。但歷來在鐫刻、繪制這類圖案時都有嚴格規(guī)定,即必須以龍在上、鳳在下,或龍在前、鳳在后。因為皇帝是一國之主,是至高無上的。
而在慈禧當政時期,卻出現鳳在前、龍在后的圖案,光緒十五年(1889年),即是慈禧“垂簾聽政”的第二十八年之時,天津北洋機器局曾以國產機器造過一種“呈樣”銀幣,該幣直徑40毫米。前面正中圖案為丹鳳朝陽,四周文字為“大清·光緒十五年呈樣·天津官造”。背面單龍戲珠,中為“一元”兩字。由于當時該廠尚未從國外購入制造新式銀元的機器,以致在制作上不夠精致,故“呈樣”后未被清廷正式采用,存世真品迄今僅發(fā)現一枚。在這枚“呈樣”銀幣上采用鳳在前、龍在后的所謂“乾坤顛倒”的圖案,顯然是當時天津官局主管人員為獻媚于專制獨裁的慈禧太后而特意為之的。
此外,還有一種“江蘇官造”幣也是鳳在前、龍在后的“乾坤顛倒”銀幣,但無“呈樣”兩字,亦屬孤品。
上述這兩種“乾坤顛倒”的銀幣雖未進入流通領域,卻為慈禧的滔天之勢和顯赫權威留下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