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永歷通寶版別多 |
發布日期:07-01-19 09: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梁學義 ...中國商報網站 1368年,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644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清軍趕走李自成,明朝滅亡,共經歷276年。明亡后,江南地區先后建立了幾個明代小朝廷,史稱南明。 這幾個小朝廷都鑄造自己的年號錢,鳳陽的福王朱由崧鑄了弘光通寶;福州的唐王朱聿鍵鑄了隆武通寶;紹興魯王朱以海鑄了大明通寶;肇慶桂王朱由榔鑄了永歷通寶。幾個南明小朝廷的命運都不長,福王、唐王、魯王都僅存在一至二年即敗亡,只有桂王(曾被崇禎帝封為永明王)被瞿式耒呂、呂大器等擁為監國,即帝位于廣東肇慶,建元永歷。永歷帝在農民起義軍張獻忠余部李定國、李自成余部李錦、李來亨及抗清將領聯合幫助下,勉強維持,政局一度得以穩定。但朝內派系林立,紛爭不已,農民軍另一領袖孫可望降清,1658年,三路清軍來攻,永歷帝出逃緬甸。后被緬人獻出,被吳三桂絞死于昆明。 永歷通寶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及折銀錢五厘、壹分等。錢文書體有楷、篆、行、草四種。最初鑄造的小平錢,背面鑄有字多達14種,有戶、工、御、敕、部、道、督、府、定、國、留、粵、輔、明。這就是泉友們所說的御敕錢。傳說,由于孫可望排擠李定國,勾結朝臣挾持永歷帝禪位,朱由榔不甘心失掉皇位,便密草血詔叫李定國率兵勤王。后人把永歷通寶背字排列如下:“御”、“敕”、“部”、“道”、“督”、“府”、“定”、“國”、“留”、“粵”、“輔”、“明”,猜測是永歷敕書中的語句,意為皇上命兵部、監軍道、都督府,由李定國留在兩廣輔佐復明。 李定國(1621年至1662年)陜西延安人,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養子,在建立大西農民政權中立下功勛。張獻忠死后,他與孫可望率大西農民軍建立西南抗清基地,后與永歷朝廷聯合抗清被永歷帝封為晉王,朱由榔被絞死后,李定國遂悲憤而死。 永歷通寶的版別很多,永歷背壹分有大小之分;“永”字分為“點”永和“二水”永;“通”字分為“單點通”、“雙點通”;繁體歷字分為“雙禾一日”、“雙木一日”、“雙禾一目”、“雙木一目”;銅質有黃銅和紅銅。有的版別較稀少,如背“府”字就極罕,背字中的“道”和小字“定”,背下“戶”、“雙木一日”、“二水永”就稀少。 永歷通寶篆書和行書折二錢是鄭成功及其后裔分別于1649年、1666年、1674年在日本長畸鑄造的,共行用了39年。主要流通于我國臺灣以及東南沿海地區。期間文獻中沒有在我國臺灣鑄錢的記載。 |
上一篇:河北行唐發現兩千年前“集市”遺址 |
下一篇:收集的幾枚錢幣,請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