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晚期山西銀號鈔版 |
發布日期:06-07-07 09:0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最近筆者在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原薩拉齊)境內一拆遷戶家中,購得一塊民間鈔版。此版由12小塊組合而成。呈黑色,質地為角質,每塊之間用竹釘串連。 鈔版呈長方形,上邊兩抹角似碑狀。通長18.8厘米,寬9厘米,厚3厘米。版芯內刻有三行豎字,左為: 字 第 號,中間為:憑帖來取 錢 文,右為: 年 月 日 票。版芯上方留有一空格應為錢莊或鋪號,可惜也缺失。空格上方的四個圓圈內刻有“薩拉齊廳”4個正楷字。字的兩邊的大圓圈內刻有“福壽”兩個篆字。鈔版的最上方邊框上刻有人物樓臺、官員、皇帝,版的外邊框四周刻有圖案,內邊框四周刻有許多人物故事,好像一些歷史典故。上下四個角各有兩個對稱圓圈,上邊內刻“公德”兩字,下邊內刻“和記”兩字。外邊框與內邊框中間刻滿了字體,字僅米粒大小,初步數了一下有800多字。 由于鈔版上的錢莊或當鋪號已經遺缺,所以無法考證此版的確切年代和錢莊或當鋪號。但從“薩拉齊廳”及“和記”的字樣推斷此版應為清代中晚期的實物。《包頭日報》曾刊載“昔日薩拉齊的金融機構及貨幣”一文中有過這方面的記載。文中說:“薩拉齊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設立協理通判職官,二十五年正式設廳。” 薩拉齊是當時內蒙古西部的經濟重鎮,由于當時官方不設金融管理經營機構,市面流通的制錢銀兩均由山西巨富來投資開設錢莊、銀號進行兌換。為了使用方便還代出了帖子。 “民國四年前薩拉齊尚有集義和錢莊、裕通銀號等20家錢莊。民國四年農歷十一月二十六日,大匪首盧占魁率領匪徒千余人,攻陷薩拉齊縣城,洗劫三天三夜,錢莊銀號隨之倒閉,從此絕跡。”從此文分析判斷,此版應是當時錢莊集義和發行銀票的鈔版,“和記”兩字有可能就是集義和簡稱。 來源:收藏拍賣導報 |
上一篇:天國圣寶 太平天國雙鉤文幣 |
下一篇:明崇禎折二雕母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