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文玲
嘉賓:劉春聲主
主持人:什么是花錢?它與壓勝錢有什么區別?
嘉賓:花錢是指中國古代以金屬鑄造、以鏤空工藝表現吉祥內容、用以佩掛的古錢型飾物,又稱鏤空花錢。
鏤空花錢也有人稱之為“玲瓏錢”。如清代同治年間出版的《券貨匯考》列舉了四種鏤空錢,分別稱為“雙鶴翱翔”、“雙雀銜花”、“雙獅戲球”和“麟鳳吉祥”,并指出:“以上鏤空錢……俗呼玲瓏錢,亦稱通花錢,蓋因其兩面通透而得名。”
我國的近現代錢幣學家和古幣愛好者,多把鏤空花錢歸屬于壓勝錢的一個品類,因為兩者的形狀都很像古代的金屬鑄幣。但細究起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首先,鏤空花錢的形狀沒有壓勝錢更接近古錢。中國古錢的主要特征是外圓內方,壓勝錢也多為外圓內方,而鏤空花錢大部分中間為圓穿,方穿極少;其次,中國古錢有文字,壓勝錢也多有文字,而鏤空花錢則極少有文字。我認為,鏤空花錢更接近于佩飾,說它是古錢形的佩飾物再貼切不過了。
主持人:鏤空花錢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
嘉賓:關于鏤空花錢產生的年代,歷史上有關專著沒有詳細記載,比較早的記載鏤空花錢的著述是南宋人洪遵撰于紹興十九年的《泉志》,在卷十四的神品中,記述了一枚“輕影錢”,并附摹圖,“輕影錢,洞冥記曰:漢武帝升望月臺時,暝望南端,有三青鴨宿臺端。日色以暗,青鴨化為三小童,著青綺文襦,各握鯨文大錢五枚,置帝幾前,身上影動,名輕影錢。”這當然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從中可以得知,“輕影錢”其“身上影動”正符合鏤空花錢的特征。而且,所謂“鯨文大錢”很可能是一種大魚圖紋的鏤空花錢。
主持人:歷代的鏤空花錢主要有哪些類型?
嘉賓:乾隆十五年(1750年),梁詩正奉旨編撰《欽定錢錄》,卷十四載有鏤空花錢共7品,有龍鳳、雙龍、雙鳳.臺閣人物、花卉紋飾等。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山東萊陽人初尚齡在所著《吉金所見錄》卷十六中,收入鏤空花錢10品,有雙龍、雙鳳、草葉龍、花卉紋、雙雀、雙鹿蓮花、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等。
道光年間,古錢收藏大家劉喜海讀《泉志》后,寫了一首詩吟詠花錢:“花樓三雀浴雙魚,鳳舞龍翔繆篆書,水畔鴛鴦成秘戲,云中樓閣鏤空虛。”詩中最后一句講的就是出自云南的樓閣鏤空花錢。花錢能讓收藏家為它詠詩,可見藏家對花錢珍愛有加。 (《金融時報》)
![](http://www.chinagoldcoin.net/qyhy/2006-7-12/1.jpg)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7-13 9:14:09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