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幾十年的古幣很值錢嗎? |
發布日期:06-12-08 15:0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范紅梅 鐘金賢 “這四種刀形、匙形、鐘形和圓形的古幣在我家中珍藏了幾十年,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錢幣,有什么價值?”近日,一位花甲老人來到錢清鎮志辦,請人鑒別幾枚古錢幣。鎮志辦幾位老人查閱書籍后,初步認定這些錢幣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了,但不知價值如何,希望本報幫助咨詢有關專家鑒定。 錢清鎮志辦的唐吉林曾在學校教過多年篆字和篆刻,對古漢字有過研究。他認為,刀形幣所刻的字體是籀文,它是公元前800余年時太史籀所造,該刀幣可能是西周之后,秦皇朝之前的錢幣。因此,這枚刀形幣應該是秦統一六國之前的貨幣。估計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幣,距今至少有2300年。 另一位對歷史和古文較有研究的楊加慶老人認為,鐘形幣可能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貨幣,韓被秦滅于公元前230年,至今少說有2400年歷史了。而其余幾種古幣兩位老人都說無法查證,希望專家能指點。 由于古幣已經被主人拿走,記者取來了錢清鎮志辦保留的照片,請教了紹興市古幣界專家“越王珠寶”店老總陳寶祥。據介紹,“鐘形幣”叫“貨泉”是天鳳元年(公元14年)始鑄,下沿用至東漢早年,青銅鑄,錢文懸針篆,泉字直豎中斷,鑄造粗劣,現市值150元左右。“匙形幣”是西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王莽錢,青銅,形狀同契,其鑄工精良,造型豐滿篤實,形體厚重,長7.4厘米上下,重30-36克之間,市價在8000-10000元之間。刀形幣則是戰國晚期“齊明刀”,又名博山刀。刀身輕薄,“明”字細長。博山刀于清代嘉慶年間首批出土于山東博山香峪村,始得名。建國后據聞也曾零星偶有發現,近年山東青州諸地兩次出土。此種刀幣共計20余枚,市價5000元左右一枚。而圓形幣則是漢五銖,市價2元左右一枚。 陳寶祥根據記者提供的照片認為,古幣鑒別最好以實物為準,有可能的話,古幣的主人可以拿實物進行準確鑒定。此外,陳寶祥提醒古幣收藏者,古幣的價值與鑄造的年代沒有太大關系,決定一枚古幣是否珍稀主要看這種古幣目前存在的數量多少,數量越稀少價值越高,相反,數量越多價值越小。 |
上一篇:“閩”字中華元寶銀幣 |
下一篇:內蒙古包頭一居民收集古錢幣超萬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