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梅、蘭、竹、菊詩文花錢 |
發布日期:06-12-22 14: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詩書畫譽美“四君子”
2006-12-22 中國商報 張孜江 詩文錢是花錢的一種,一般以各種書法形式在錢幣上雕刻或鑄造詩句,并配以相應的圖案,為文人雅士賞玩之用。 本文介紹的一套四枚清代詩文花錢,分別詠梅、蘭、竹、菊,為文人雅玩之用。梅、蘭、竹、菊人稱四君子,這四枚花錢的錢文分別用楷、行、草、篆四種書法體寫成,使一套錢有了變化,書法有明顯的晚清風格。錢背面的花卉植物安排生動巧妙,主枝在穿左,旁枝或花朵順勢向右斜生,點綴穿口空白處。整套錢制作規整,外廓圓潤,內廓方正,穿口光潔,錢體厚重,文字高挺,圖案深峻。質地為黃銅,直徑在4.5厘米至4.6厘米之間,厚度在0.23厘米至0.25厘米之間,重量在22克至25克之間。從形制、手法和制作工藝等判斷,時代應在清中葉以后。 梅花詩文花錢。面為楷書字體,從右至左排列四排,讀法為縱讀,詩文詠梅,內容為“而今未問和美事,先向百花頭上開”;背穿左梅花主枝,枝丫隨勢偏右,點綴穿口其他的空白處,錢輪稍闊,錢幣的詩文與圖案相互映襯,字體圖案圓潤飽滿,為鑄造觀賞幣,不能流通使用,鑄造時的翻痕較重。 蘭花詩文花錢。面為草書字體,從右至左排列四排,讀法為縱讀,詩文詠蘭,內容為“欲采一枝嗟道遠,露寒香冷到如今”;背穿左蘭草,花葉隨勢偏右,越過穿口,點綴右邊空白處,錢輪稍闊,錢幣的詩文與圖案相互映襯,字體圖案圓潤飽滿,為鑄造觀賞幣,不能流通使用,鑄造時的翻痕較重。 竹子詩文花錢。面為篆書字體,從右至左排列四排,讀法為縱讀,詩文筆法用的是清代確立的“新篆隸”書法,詩意詠竹,內容為“明季再有新生筍,十大龍孫繞鳳池”;背竹枝三根,由下而升,竹葉似有風吹而向右飄,整個構圖飽滿,輪稍闊。錢幣的詩文與圖案相互映襯,字體圖案圓潤清晰,為鑄造觀賞幣,不能流通使用,鑄造時的翻痕較重。筍是孫的諧音,竹子年年生發,喻意兒孫滿堂,個個高官厚祿,封侯拜相。 將梅、蘭、竹、菊詩文鑄造雕刻于一枚錢幣上,使這枚錢幣體現出詩中有畫,畫中藏詩,相互映襯,相映成趣的韻味,豐富了美術題材內容,擴大了審美領域和審美內涵,它們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便于攜帶,隨時把握賞玩,而且可以令人聯想起做人的品格,以物托志。所以它既便于文人們充分發揮筆墨情趣,又便于文人們借物寓意,抒發情感。它們象征高貴、純潔,代表了儒家提倡的知識分子的一種精神境界. |
上一篇:一枚破相的“金錢義記” |
下一篇:唐“開元通寶”價格幾十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