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參觀絲綢之路古國錢幣展 記者 張宇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張佳) 400余枚來自絲綢之路沿線49個王朝的錢幣都長什么樣子?昨日,“絲綢之路古國錢幣展”在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舉行。這一枚枚古老錢幣背后,承載著古絲路沿線各國家和王朝的商路傳奇。
此次展出的古錢幣來自古羅馬帝國、西突厥、古印度、伊斯蘭諸王朝、蒙古各汗國等國家和王朝。絕大多數是絲路沿線各地政權發行的貨幣。其中很多錢幣非常罕見,存世量只有幾枚。其中,有的錢幣上還出現了兩種或三種文字,說明當時絲路各國貿易往來頻繁。幾枚古羅馬帝國的金幣,圖案沿襲羅馬帝國風格,但文字則是希臘和拉丁文混用。
在展出的古錢幣中,還有大名鼎鼎的“和田馬錢”。一大一小兩枚“和田馬錢”,正反面圖案不一,但都有馬的圖案。更為珍貴的是上面的文字有漢字和佉盧文。錢幣收藏家林文君說:“這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于闐國發行的貨幣。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于闐國順漢朝。因為中外史籍對這種錢幣沒有記載,所以它非常珍貴。”據專家介紹,珍貴的“和田馬錢”上還有濃郁的希臘痕跡,它是以希臘貨幣為祖型,仿貴霜(另一古國)錢幣打壓而成的。
此外,展品中還有一枚異常珍貴的蒙古大帝國時期蒙哥大汗銀幣。據說這種蒙哥大汗銀幣全球僅發現了3枚,最珍貴的就是這枚。因為上面有漢文、回鶻式蒙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這說明當時絲路上,各古國和地方政權通商的程度很高。
這些不同古國千年前使用的貨幣,曾經繁榮了整條古絲綢之路,今天卻成了記錄古國文明的最好物證。據悉此次展覽展期為一個月,有興趣的讀者可前往觀看。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