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報 江蘇 尹釗 張勇 丁杰杰
中國花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千姿百態,成為中國古代民俗文物中一個獨特的板塊。就其品種而言,國內花錢最走紅的是宮錢和秘戲錢,其次為人物錢、吉語錢、廟宇錢、上梁錢和錢文錢等。收集、研究這些鑄造精良、文圖優美、內涵豐富的花錢,可以直觀地了解中國古代民俗文化,對民俗民風的了解有著重要價值。今介紹一枚清代“龍鳳呈祥”大花錢(見圖),以饗同好。
該錢黃銅鑄造,雕刻精美,古樸雅致,品相精良,應是清代此類花錢中的上品。錢徑7.2厘米,圓穿徑0.8厘米,厚0.18厘米。花錢正面為靈動騰空的龍飛鳳舞圖形。瞧那羽翅伸展的鳳凰,瀟灑飄逸,鳳嘴似雞喙,露雙爪,三支領尾舒伸微曲;再觀那龍爪欲抓火珠的飛龍,兇猛威武,怒發沖冠,咆哮于海濤祥云之間,以示主宰權勢,姿態生動、栩栩如生。背面雕刻“乾隆通寶”,錢上的文字為清人所雕刻,書法堪稱優美,點如墜石,撇如驚風,豎若撐天之柱,橫似長虹臥波。讀之再三,似與清人促膝長談,此中滋味,無有窮盡。
此錢因形制規整而拙里凝巧,錢面文字纖細深峻,點、頓、轉折處的筆鋒清晰,字根微凸而略呈弧形狀且與地張垂直,毫無拖泥帶水之處,不失為民俗花錢中的佳品。又因其畫面生動、形象逼真,制作工藝精細,富有深邃的民俗文化內涵,具有長年手撫摩挲而把玩后所形成溫潤自然的包漿和明顯痕跡,更是令人愛不釋手。尤其是那上好的包漿,其本身就是能體現和代表浸潤著歲月滄桑的最好標識。
花錢有別于行用錢幣,最重要的是它不能流通,不能作為貨幣來使用,但正因為花錢不能像行用貨幣那么正統、規范,由官家督造甚至皇帝親自審驗,它可以借錢幣的形制為載體,把古代的思想、藝術、宗教等都融匯進來,從而把中國古錢幣的文化內涵大大豐富、延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