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錢幣收藏熱中人們講究專題收藏,例如起義軍錢幣。從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至太平天國革命,我國歷史上爆發過大小數百次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為鞏固政權壯大自己的力量,發展根據地的經濟,很多農民起義軍都鑄行過錢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友諒發行的貨幣“大義通寶”。
陳友諒(1320—1363),湖北沔陽人,自幼懷揣大志,立志日后定當富貴。元朝后期,蒙古貴族腐敗嚴重,通貨膨脹,百姓苦不堪言,元至正十一年(1351),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大起義。其中一支便是以徐壽輝為首的紅巾軍天完政權。1355年,陳友諒于黃蓬響應起義號召,并加入紅巾軍中,不久便擢升至元帥。1358年率集諸部圍攻安慶遂城克,元軍守將余闕奮力抗敵最后壯烈殉國。1359年,挾主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其勢力范圍就在今天長江中游一帶(包括安慶在內)。1360年,攻陷鳩州(今蕪湖),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改元大義(1360年5月—12月),鑄“大義通寶”錢宣示政權確立。《明史·陳友諒傳》記載:“(陳友諒與朱元璋鄱陽水戰失利)漢軍且斗且走,日暮猶不解。友諒從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驟中流矢,貫睛及顱死。”其政權存在前后不到四年的時間,便被朱元璋所吞并進而建立起明朝。
“大義通寶錢”依天啟(徐壽輝所鑄天啟錢)、天定錢制,共分為小平、折二、折三,三種形制,其三種形制錢譜載均有錄。圖中所示這枚“大義通寶”小平錢,直徑2.3厘米,光背,青銅質,通體呈紅褐色。度體品文,鑄體規整有加;方正圓矩地章平坦,干凈穿口細修輪邊;字廓雖不甚高凸,然字廓線條清晰;包漿自然,乃傳世開門見山之真品。大義通寶四字楷書,遒勁粗渾;布局協調,略顯端莊。此錢多年前得于安慶城郊,這也印證了當年元末農民大起義那段歷史事實。該錢鑄造時間短,流通范圍小,發行數量相當有限,能夠流傳至今實屬難得,收藏研究價值不言而喻,為研究元末農民起義軍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來源:收藏快報 安徽安慶 陳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