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圣錢版別繁雜,其中鐵母則發現頗少。今揭示一枚紹圣元寶篆書鐵母錢,錢徑3.38cm,穿孔0.91cm,厚0.23cm,重14.6克;鑄工精美,肉厚體重,字口高挺,筆畫深峻棱角分明,地張平整,撥模斜度清晰可見,生坑翠銹侵身,品相完好。
兩宋盛行鐵錢,鑄量龐大,鐵母也大多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它們與銅錢的錢文相同,形制相異,文字風格有別,是為了防止銅鐵錢相混淆而故意造成的區別,鐵錢的穿孔大于銅錢,錢體顯厚,文字粗獷有力,或采用與銅錢不同的書體,這些特征為鑒別鐵母提供了依據。鐵母意即鑄造鐵錢的母范,也就是母錢。鐵母在當朝不做行用錢流通,只有在鑄錢監內才能觀其全豹,通常傳世極少,尤其是生坑綠銹包漿完好的鐵母更加難覓,所見都僅有偶爾一閃。
鐵母屬古錢中的珍貴品種,深受泉家所青睞。它通常混雜在常品中流出,其價值高出常品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往往尚未引起初集者的注意,稍有工齡者也未真正掌握區別鐵母與行用錢的技巧,在實踐中難以區分。因此,藏泉者首先要掌握鐵母具備的特征,凡藏有鐵母者都熟知,錢徑大于常品,肉厚體重,銅質精于常品,錢文精湛,字口深峻如斬,筆畫比同版別行用錢勁瘦,錢穿和內廓亦頗工整,呈現撥模斜度,外形極其精美,猶如機制而成。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朝代的古錢,只要符合鐵母的特征,就應當特別注意,而不要輕易放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真正掌握識別母錢的方法,對初集者而言,決非一日之功,還需多看、多問、多研究,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使經驗得到積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行用錢制作也非常精湛,甚至可以與母錢相抗衡。如普品中的崇寧、大觀、宣和以及泰和重寶等,就不能按常規的標準來判定,因為它們都不是母錢,還需精中取精,好在這種類型的錢幣并不多,還是能夠加以區分的。正確地識別母錢,不能僅從其文字的精美程度上判斷,一定時期內的母錢都具備一定的共同特征,與同版別的行用錢或鐵錢加以比照,必須完全符合母錢的各種條件和特征,才能確定是否為母錢。一枚真正的母錢,將其列在普品之中,顯得熠熠生輝,金光耀眼,有鶴立雞群之感,請君不妨一試,一飽眼福。
美酒約友分享,稀品與眾共睹,故拙文附圖,供泉友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