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珍品賞析 >> 正文
         
        閩南流傳宋代銀鋌淵源
        發布日期:08-11-25 08:45:26 作者:陳阿泉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新聞點擊:
        心知國亡族敗,處處節儉使用,細水長流有關,非重大事項一般不動用,以免暴露身世,引來殺身之禍。一般商賈獲得銀鋌,也珍視其銀質上乘,不肯轉手,世代相傳,使得部分銀鋌保存下來,至今仍常出土發現。其中字跡較清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一種紀“真花鋌銀”或印有“出門稅”字樣,重984克,長124毫米,寬70.5毫米,厚8.1毫米,呈亞腰形,背部密布蜂窩狀氣孔。“出門稅”指宋代對過往商旅的稅收,當時規定商隊往來必須走官路,必須經過各大城鎮,進城門不抽稅,如出城則按所攜帶貨物核價抽稅,所以稱之為“出門稅”,也是指史載的“過稅”。“真花銀”指的是銀鋌質量上乘、成色好。
          另有一種紀“京銷鋌銀”、“張二郎店”,重986克,長126毫米,寬71毫米,厚7.8毫米,呈亞腰形,背部密布蜂窩狀氣孔(如圖)。還有一種紀“京銷鋌銀”、“趙孫宅”、“二十五兩”,重985克,長125毫米,寬70.8毫米,厚7.8毫米,呈亞腰形,背部密布蜂窩氣孔。“京銷鋌銀”與“真花鋌銀”含義相同,均是宋代銀兩質量上乘的戳記。“趙孫宅”、“張二郎店”為銀鋪主名。“二十五兩”是宋代度量衡制,當時每兩重40克,985-986克約合“二十五兩”③。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金、銀、銅、鐵、紙幣等混用貨幣較多的朝代,尤其是銀質形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鋌,也叫錠。鋌在唐末五代已有使用,宋以后少用鋌字,專用錠稱。大鋌五十兩,中鋌二十五兩,小鋌有各種重量,沒有固定等級。隱居閩南的宋代皇族多數攜帶這種二十五兩中鋌,并憑借手中大筆銀兩,精心安排幾代人的生活,購筑民居,開荒種地,置地務農。現在,銀塘村的趙氏后裔已傳至35、36世,人口3000多人。而“完壁樓”(今稱趙家城)居住的趙氏后裔也發展到2000人,自成一個村落。他們祖祖輩輩珍藏著宋代18位皇帝畫像的皇家族譜,大家以此為榮。
          目前,兩地趙氏后裔正在計劃分批搬遷,將趙氏古樓堡、趙氏祠堂開發成為一個能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旅游勝地。
          注釋:
          ①王作民《隱居漳州的宋代皇族》②高聿占《宋城稗史》③華光普《中國銀幣目錄》P25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福祿壽喜錢及其他
        下一篇:無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幣苑奇葩頌開放
        11.23集幣視點(本站專
        特別推薦
        ·10月份二手車交易市場大幅"降溫"
        ·許晉亨李嘉欣海邊婚紗照 雍容華貴顯優雅
        ·爆笑電話叫外賣記
        ·楊冪寫真純情妹變迷離成熟
        ·鬼魅天使李孝利激爆眼球
        ·小龍女彤彤緋色情懷寫真
        ·巴菲特280億美元抄底股票接近腰斬
        ·塵封的記憶:一組珍貴的廣州老照片
        ·劉雨鑫性感寫真豹紋極度誘惑
        ·11月24日紙幣行情
        經典美圖
        楊冪寫真純
        網絡紅人劉
        黑色魅力
        美女明星寫
        紫色女人媚
        查理茲·塞
        全美超模大
        樸賢善性感
        央視模特大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