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亂世寵兒、盛世藏品(六石四斗) |
發布日期:10-01-13 08:34:1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六石四斗 |
背面沒有標注重量,但所鑿打的印章與正面相同。
金餅近似方孔銅錢形制,又如算盤上撥打的算盤子,因而民間稱作金算子。金算子一般都標有金鋪名稱與重量,方便攜帶又利于交易結算。 解放前,廣州市民喜歡在夏秋兩季穿著輕薄涼爽、手感爽括、褲襠寬闊的竹紗唐裝衫褲。一些商人便將金餅(算盤子)串在布帶上,然后再穿入近一寸寬的粗布褲頭內,這樣隨身攜帶的金餅就隱藏起來。也有一些富戶和暴發戶,在腰帶的一端先縛上一枚金餅,當使用腰帶時,便將腰帶的另一端與縛有金餅的一端互相交捆,方便快捷。 廣州恒和金鋪2000金條(圖三),重74.8克。該金條在正中位置上打有“2000”字樣,顯得分外醒目。左側打有一個帶齒邊的圓印,上方環邊是“恒和金鋪”字樣、下方的禾穗中有“永遠保證九九赤金”字句、禾穗下方是金鋪地址“上九路五十六號”。右側齒邊圓印是“恒和加煉足金”、左右有“廣州”兩字、下方是“電話一五八九九”,圓印中央位置有一頭行進中的“大象”。背面較為平坦,除阿拉伯數字“2000”外,其它印式圖案與正面相同。 恒和金鋪將地址、電話打在金條上,這種“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作法,給人一種質量與信心的保證。 |